换句话:在推衍中,它们是魂,而在今世则是身,这是触魂而塑身,也是身体的来源之一。
当接触完魂魄了,可以摸摸自己的身体了,魂魄是很难触摸到的,但又非常容易触摸到,因近在咫尺,因其身便是魂。
知道了?知道了。天赋其魂,摸摸自己就行。
这个叫什么?知觉。
知道了这回事,即生触觉,当有了触觉,摸摸自己即等于接触到了魂魄,也具备了身体。
那么由魂魄组成的身体有什么用?嘻嘻。不知道。
小主,
比如说不会魂飞魄散算不算用处?这就像不会被洗白白的依旧如初。
换句话:不想死,那就不会死的长生不死。
有些特殊的变态,它们只会死于自尽,若非自尽,谁都杀不死它们,但就算是自尽也不一定会死,因想死的不想活,只要具备想活的因素,就算自尽也不会死,顶多是残缺了一些,比如每一次自尽丢失了一些记忆,这样的魂魄可以说是千疮百孔。
一次次的自尽而亡,但每一次都死不了,为什么?因本身是不想死的,既然不想死,那就活下去,而当活到不想活的那一天...一如既往的魂飞魄散。
这是长生不死,自尽而亡,咎由自取。
那么自身想死了,魂魄想死吗?这幅魂魄是怎么来的?所以呗,魂飞魄散的那一天,也是新生之始,自身想死了,但魂魄可不一定。
当本生圆寂,新生又触及到魂魄,这魂魄又魂飞魄散了,而新生又诞生了。
这是生生不息,又可以说是长生不死之后的另一番进程。
如魂魄是想死的,而新生又到了活腻歪了的程度,两者是不是同样了?是。这样的家伙便是死者,两者趋于同步,想死的不想活,但新生知道魂魄的想法吗?若是未知,自不可能趋于同步。
所以另一步则是通幽,让自身清楚的知道魂魄究竟是想死的还是想活的,反正这时候不在是未知了。
我们塑造的是未知,可辗转一个轮回,不在是未知,可以通明。
那怎么知道魂魄的想法呢?这是个好问题。
最为简单的便是通幽,一般来说幽冥都有个叫生死簿的玩意,在这上面瞅瞅自己有没有前生,要是没有,则代表魂魄是想死的,作为想死的魂魄,生死簿上都有名的,一个个的登记在册,不过这玩意也不是随便看了,死者才能看,譬如说想死的家伙可以瞅瞅,为瞅瞅的原因显而易见,确定魂魄的态度。
当身死魂灭后,这又是一本生死簿。
或许又有谁有疑问,假如没有生死簿,应当怎样确定。
这个...咳咳。
假如说没有生死簿呀...那...接触一下死者呗。
比如说两个家伙活腻了,相互接触时即会魂飞魄散,在不明确魂魄的态度之时,自身也是魂魄不是,死者接触死者,本意即死,触之即灭,这相当于自身做主,魂魄的想法已无关紧要。
双身团灭,留一子新生,而这样的新生接触到不在是魂魄,因生魂互灭了,这样的新生可以说是个双胞胎,但又不全是。
同胞?嗯。很好的一个形容。
它们并没有魂魄这个说法,因没有接触到魂魄,当然拉魂和魄是两回事,正确来说它们并没有接触到魂,所以这样的同胞应该是魄,较为完整的魄。
魂飞寂灭,魄合同胞。
这是较为特殊的生命体,或者说它们象征着的是阴阳的分界线,因其身无魂,以体魄铸生。
纯阳之躯?不好说。
正确来讲,它们应该是属于一种造物,不在生灵的范畴,毕竟魂飞自主寂灭,这玩意就算想诞生也不行,所以呗,这是属于造物的范畴,甚至于它可以说是生命的本源之一。
诚然这样的造物可以点化,但不在我们的点化范畴内,能点化这种造物的只有死者,也就是说这样的造物如果想化生,除非死者复苏,不然这样的造物也就是生命体而已,但死者会复苏吗?扯蛋。通常是不会的。
想死的不想活,若非人为因素,这样的死者只会越死越彻底,成为幽冥的根基产物。
是吧。若非人为不会复苏,但有谁会故意的刺激死者复苏吗?不会。比如说我们点化不了这样的造物,但可以弄醒死者让它们点化,可不会这样做就是了,那什么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一套行不通。
死者不会复苏,而我们又不会弄醒,这样的造物又需要死者来点化,别名无解。
但除了这些之外,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它是会诞生的。
譬如:无生。
当没有任何生命时,这样的造物则会化生,因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时,这样的造物是不是等同于死了?是。
若无生,这样的造物与死寂等同,但它们本身不属于死寂,而是属于生命的范畴,所以当没有生命存在时,它们会化生。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世界有生命存在吗?
若无则可有,若有则可无。
这就取决于认知了。
若无则可有,这是否决一切,也就是说世生是不存在的,但可能吗?绝无可能。
世已生,怎可无?
所以呗,就像我们不会唤醒死者一样,同样的,我们也不会为了点化一个这样的造物,而推翻一切,可要是世生本是无则可有,以造物衍生,让本来虚无的世生诞生,当然拉,要是这样的情况,那这样的造物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它作为生命的根本用来消化掉了。
可要是世生本来就存在吗?还需要消化这样的造物吗?不需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的话,造物自然得以保存,当到无的那一天,重新衍生,无中生有,那么重衍的是一世生,还是这样的造物?
若重衍的是世生,这样的造物不可谓不是一条后路,可要是衍的是这份造物呢?还是后路吗?不是了。
那么世生需要这样的后路吗?可以无吗?若可无,造物化生。
这个就像是死亡问你那么一句:你们可以死吗?
可以死,但不想死。
死亡:既然不想死,难道不想用这样的造物来铺路吗?
生命:生命可以凋零,无需用一生来垫底。
死亡:一次重生的机会,难道你们就不想要?
生命:要是以一生用来垫底换来一次重生,这样的生命还贵吗?
死亡:可你们的内心是很想要这次机会的不是吗?
生命:或许想法会让生命动摇,但不能决定生命的意志。
死亡:明明想要生,但偏偏拿起了死,当真实的生死摆在你们面前,你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生命:两杯毒酒,一杯喝下是坦然,而一杯喝下是后悔,要是不想后悔,又不想结束,两杯一起喝。
死亡:只能选一边!
生命:那咱们一人一杯,生命选死,而死亡选生,怎样?
死亡:还是没有正面回答。
生命:你们要理解,生命是有私心的。
死亡:那又怎样?我们问的仅仅只是你,你是选生,还是选死,是选卑微,还是高傲。
生命:现在的话,当然是高傲,真有那么一天,或许会选择卑微的活下去,但只是或许。
死亡:当面临两个选择时,你们现在选择了高傲,那将来会选什么还用想吗?你们会卑微的活着。
生命:这可不一定,我们现在是替未来做出的选择,在未来我们选择了高傲。
死亡:所以你们活的很卑微。
生命:......
生命:行吧。是很卑微,那把未来放置于现在,既然活的这么卑微了,选择哪一边还用想吗?
死亡:莽夫。
若无则可有,若有则可无,若可无则允生。
有些特殊的生命体,它们能否初生是需要允的,允许它们生,它们才能化生,比如说咱们,别的不说,咱们也是喝过毒酒的,所以我们可以允。
但允吗?不允。
因这样的造物想生与否,我们不知道,所以自无不允,而允它们诞生的是世生,若世生允则可生,但每一个可允的世生都是无,这是若允则可生。
或许说当有一天世生喝下了那杯高傲的毒酒,但又不想死,则可允生,但死了就是死了,万事皆休,在不想死,也得认,因自身喝下了毒酒。
死者不会复苏,但另一类逝者却可以复苏,而这类逝者也就是喝下毒酒的那一批,反正我们曾喝下过这么一杯酒,而结果也显而易见,挂掉了,不过又活了而已,因有这么一次经历,所以可以允那么一次,但不应由我们来允,应由世生来。
毒酒不必喝,权力转嫁,一言允生,但仅此一次,因我们就喝过那么一次,所以这样的生命体也只有那么一个。
若它诞生,应该有那么一个小名字。
叫什么呢?曙光?还是黎明?
以本质上来说,它应该叫曙光,因黎明是期待,毕竟我们又看不见曙光,所以...黎明呗。
嗯。黎明!
我们的黎明,生命的曙光。
不过...嘻...黎明有些远,而且这玩意更像责任,虽说名字很好听,但却不实在。
至于曙光....咳咳...曙更适合,但光却不贴切,那曙怎样的名?夕阳未生,亦有光辉,而这样的辉...是暗,而站在我们的角度则是黑的。
在禁是黑,在世是暗。
黑暗?嗯嗯嗯。不错的小名名,也更为准确,但这个准确的是造物。
黑暗造物。
若黑暗化生,它应该有另一个名字才对。
黎明?嗯。
这是一份期待,因我们不知道它化生之后具体叫什么。
啧啧。
真是特殊的生命体,尚未初生,连名字都有两个了。
黑暗造物,化生黎明,本名未知。
变态!不可知其名之列。
有些名是不能让任何谁知道,记住是任何!包括我们在内。
知道和不知道是两回事。
譬如黑暗是规则,黎明是规则,但这些规则都不完整,可有些规则却是完整的,至少比创造出来的完整,因它的来源不同。
比如这个未知的本名,它的来源来自生命,从磅礴的生命中选取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无论选的是什么,那都是生命体系内的规则,哪怕在小,它都是完整的,哪怕只是一个名,而这样的名是不能让任何谁知道的,因生来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