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墨玉石

哈桑如蒙大赦,挣扎着想要解开绳子,却怎么也弄不开。

灵巧儿看都没看他,转身往布铺方向走 —— 墨玉石、五行功体容器,萨拉丁?这些线索只能粗糙的串联,但感觉谜底并没有走向明朗。

灵巧儿转身快步往布铺走,心里还在琢磨 “五行功体容器” 的事 —— 把灭世之雪做成 “烧烤” 的念头虽荒唐,却也让她愈发不安。墨玉石泄火毒、容器之说,在她心中,都暂时先假设是冲着灭世之雪来,可具体是何阴谋,仍像蒙着一层雾。

刚拐过街角,就见布铺门口围着不少人,熊津公主正站在柜台前,手里捧着一匹水绿色的蜀锦,对着阳光翻看,嘴角都快翘到耳朵根了。她身旁的掌柜笑得满脸堆肉,不停说着 “娘子好眼光,这可是今年新织的‘碧荷团花锦’,全成都就这一匹”。

灵巧儿走上前,拍了拍熊津的肩膀:“挑好了?”

熊津公主回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举着锦缎凑过来:“坏人凌鍫,你看!这上面的荷花,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织得清清楚楚,还有这金线勾的边,也太好看了!”

灵巧儿接过锦缎摸了摸,质地确实细腻,团花纹路繁复却不杂乱,水绿色衬得人愈发娇俏,确实是匹好料子。她看向掌柜:“这匹锦多少钱?”

掌柜搓了搓手,脸上堆着笑:“这位公子,你家娘子眼光好,这‘碧荷团花锦’是蜀锦里的上等货,一匹要一百二十贯。”

“一百二十贯?” 灵巧儿挑眉,把锦缎放回柜台,“掌柜你这价也太黑了吧?我们刚才逛了一大圈儿了,在前面几家店看的上等蜀锦,最贵的也没你家的贵啊?听我们口音是外地来的,向宰客是吧?你这锦是不错,但价格要的也是真不低。”

掌柜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连忙说道:“公子有所不知,这锦是用西域来的金线织的,成本就比普通蜀锦高不少,一百二十贯真不算贵。”

“西域金线?” 灵巧儿拿起锦缎仔细看了看,“掌柜你糊弄谁呢?这金线看着亮,实则掺了铜丝,一烧就发黑,顶多算‘金铜线’,哪是什么西域金线?”

掌柜被戳穿,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公子,谁家这么好的锦用铜丝啊?是懂行的人!我知道你说这话是为了让小店压价。可你不能这么说啊,我们蜀中的金丝锦,就是金丝锦,绝不可能作假。我让一步,一百贯,不能再少了。”

“八十贯。” 灵巧儿干脆利落,“这价我能立刻付钱,要是掌柜不肯,我现在就去东市,我刚从那边过来。你看我这一身汗,我现在还连呼带喘的,那边还有两匹差不多的锦,说不定还能砍到七十贯。”

说着,她作势要拉熊津走。掌柜一看急了,连忙拉住她:“公子,货卖识家,八十贯就八十贯!这价我连本都快回不来了,就当交个朋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灵巧儿心里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从身上掏出几个银铤递给掌柜:“早这样多好,省得大家费口舌。”

掌柜接过银铤,一边给她们打包锦缎,一边嘟囔:“公子这砍价的本事,真是厉害,你们是中原来的吧,哎,中原的客人我们都认为肯多出钱。可中原来的客人都认为我们会多要钱。”

熊津公主抱着锦缎,笑得合不拢嘴:“坏人凌鍫你太厉害了!一下子就省了四十贯!”

灵巧儿看着熊津喜不自胜的模样,冷冷一笑,语气里却藏着几分无奈的纵容:“省是省了,可这么金贵的蜀锦,要是找个手艺差的裁缝,缝坏了岂不可惜?走吧,前面就有一家老字号裁缝铺,带你去量身子。”

熊津公主连忙点头,抱着锦缎的手臂收得更紧了,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端。她长这么大,从未穿过这般细腻华贵的料子,指尖摩挲着锦面上的团花,心里满是雀跃 —— 此刻她才真切觉得,中原王朝的公主才称得上 “真公主”,自己先前在高丽的尊荣,顶多算个部落首领的女儿。

这份激动让她来不及细想更多,满脑子都是 “量身子”“做新袍”,连走路都忍不住哼起了高丽的小调。

两人很快找到那家裁缝铺,铺子里挂满了各式成衣,针脚细密,样式雅致。掌柜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看熊津手里的 “碧荷团花锦”,就赞不绝口:“姑娘好眼光!这料子得用‘锁边绣’才配得上,再在衣襟缝上两朵暗纹荷花,穿在身上定能艳压群芳。”

熊津听得眼睛发亮,乖乖站着让掌柜量尺寸,连手臂抬多高、腰腹收多紧都配合得一丝不苟。灵巧儿在一旁看着,偶尔提醒一句 “袖子做宽些,方便骑马”,心里却仍在琢磨那些杂乱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