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强秦改革变法之论

那沙包大的拳头在离公孙鞅咽喉十公分处停止,余朝阳盯着那崭新的竹简眯了眯眼,并未轻举妄动。

很快,一众老秦人闻讯而来,把公孙鞅团团围在中间,眼下场景,除非公孙鞅长翅膀,否则绝无逃出生天之机。

见老秦人虎视眈眈,公孙鞅不由得苦笑两声,内心升起一抹无奈。

‘当真是刚逃狼穴,又入虎口…怎么就撞见了这煞星呢。’

形势逼人,眼下可没时间给公孙鞅怨天尤人,只见他深吸口气,正色道:

“好叫先生晓得,在下乃公孙氏,名鞅,师承法家一脉。”

“见秦公广布天下求贤令,这才怀揣着抱负理想而来,想助秦国一扫孱弱!”

说罢,公孙鞅将竹简放置地面,缓缓铺开,只见上边龙飞凤舞写着几行大字。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望着眼前的求贤令,余朝阳眸底隐隐闪过一丝诧异,通篇看下来就两个字:完美!

先是追溯祖业,又痛陈国耻,直言厉公至出子四代君主无能,导致内乱外患、丢失河西之地,被诸侯轻视。

自揭伤疤后,又表明志向,欲收复失地、复兴穆公之政。

然后又重赏求贤:承诺对献奇计强秦者封高官、分封土地。

如此言之凿凿,情深意切,也难怪会引得络绎不绝的士子入秦。

在这之前,秦国被六国鄙视为‘蛮夷’,从不拿正眼相瞧,更有着天下士子不入秦的共识。

此话一出,老秦人顿时面面相觑,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小声嘀咕道:“这人叽里咕噜搁这说啥呢?”

“俺也不知道啊,不过看起来还颇有几分学问。”

“既然是来帮助俺秦国的,那俺们还杀他吗?”

“看余小兄弟怎么说吧,能率军硬凿魏武卒,他说杀俺们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