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王道?帝当?霸道!

回到家的景监无地自容,破口大骂:“那个肉头驴粪蛋!”

“饭袋!草包!气煞我也!”

而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来者正是公孙鞅,他也不做过多辩解,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要是信我就再给我一次机会。

见公孙鞅信誓旦旦,景监瞬间犹豫了。

‘难道是因为那天人多耳杂,有些话不方便明说?’

‘此人有才不假,或许该安排一次与秦公的单独会面?’

很快,秦公单独会面公孙鞅的日子来临,两人端坐在一座阁亭,一旁的景监也是激动万分,期待今天公孙鞅能真正一展胸中才学。

可当公孙鞅开始侃侃而谈后,景监兴奋的脸色瞬间被失望充斥。

“君上不喜王道,当行礼治仁政,这是先贤兴国之道,儒家教化民众有方,可使秦国成为文明礼仪之邦。”

“亦可行无为之道,先贤老子可是天下奇才,小国寡民男耕女织,官服缩减军兵归田,若能如此,定能民富国安,君上也可名动天下。”

见公孙鞅夸夸其谈,言语毫不着调,忍无可忍的嬴渠梁当即面色一黑,回怼道:“先生错了。”

“天下大战连绵,列国血火纷争,你却要军兵解甲归田,官吏缩减,岂非是痴人说梦,还名动天下?”

“一国之君听任国亡民散,还想只顾猎取一己虚名,这是哪家的为君之道。”

一声冷哼,秦公愤然离席,可公孙鞅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他知道…嬴渠梁就是余朝阳要找的那个人!

这可给一旁的景监气得够呛,“你笑你XX!”

“诶,勿气勿气,”公孙鞅老神自在,开始娓娓道来装疯卖傻的原因所在。

此次秦国招贤,实际上是一次双向选择,或者说是双向试探。

一方求贤若渴,一方苦寻明君,他入秦三月有余,见到了秦公的胸襟宽广,然而变法改革不是儿戏。

是需要把整个国家彻底的抽筋剥骨,重新锻造才行,而且是一定避免不了流血和牺牲的。

景监闻言恍然大悟,旋即又听到公孙鞅继续道:“景兄,不知对鞅可还有信心?”

话说到这份上,景监哪还有拒绝的余地,只得平声道:“君上明日西行视察,只得插空在船上见面。”

“哎…硬着头皮再来一次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