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睁眼说瞎话

显然,楚国使臣上当了。

还是在不知不觉,以为占了个大便宜的心态下……

一头扎进了秦赵两国精心准备的陷阱中!

在他的视角中,一切都是这样的顺其自然,没有任何诡异。

赵国沙丘之乱是真,前太子发动政变也是真,赵国抽调兵力镇压国内叛乱自然也就理所当然。

所以赵国有充足的理由不去参加这场伐齐之战。

至于秦国就更好理解了。

人家不要粮不要地不要钱,还能派出五万兵马为这场大战助威,已经相当仁至义尽了好吧。

总不能人家啥好处捞不到,还要派倾国之兵伐齐吧?

这不现实。

如果真是这样,楚使反倒会警惕,直呼秦国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如今的天下可搅动风云者,无外乎秦、赵、齐、楚四家。

齐乃本次合纵目标,秦赵又因种种原因缺席,能站出来扛大旗的不就只有他楚国了吗?

所以当想通其中的关键后,楚使马不停蹄就站了出来,接过了伐齐重任。

乐毅大喜过望,紧紧攥住楚使大手不肯松开。

什么叫惊喜?

这踏马就叫惊喜!

乐毅本来都做好无疾而终的打算了,结果扭头楚国就给他送来惊喜。

口中的夸赞言语跟不要钱似的大说特说。

“楚使深明大义,实乃我辈楷模!”

“今日得见楚使,方知何为君子先生!”

“子之义,必将名留千古!”

听着乐毅炮语连珠的夸赞,楚使那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一副好听爱听多说点嘴脸。

既得了理子,又还得了面子,天下人还得夸咱楚国深明大义。

这样的好买卖,你就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不过既然能被楚王派来参加这场合纵会议,楚使显然也是有两把刷子在身上。

待楚国兵戈与齐,国内守备必然空虚,秦虎狼之名又人尽皆知。

如果秦国借此良机伐楚,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所以在伐齐盟约的基础上,还要额外签署一条盟约,以此约束秦国。

只是年迈的楚使还未曾意识到,在如今这个时代签署盟约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