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冷却时间有了初步结论,下一步是摸清丝线的反应距离。
这类需要高精度控制的测试,自然由蕾娜主导,在场的人里只有她才有这样的身手。
她再次抓起一把石子,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第一颗石子落在距离丝线垂落边缘五米开外的地方,“咚”的一声闷响。
丝线群毫无反应,如同睡熟了一般。
她稍稍用力,第二颗石子落在四米外的位置。
依旧寂静。
第三颗,第四颗,直到石子落在丝线区域的两米外。
这一次,就近的几根丝线立刻有了反应,迅速探向声源,摸索片刻后,一根丝线将那颗石子卷走。
“直线距离两米。”蕾娜报出数据。
但单夏注意到了异常:“等等,蕾娜女士,请您再试一次,用一颗更小、更轻的石子,扔到差不多同样的位置。”
蕾娜依言,从地上挑出一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碎石,再次掷向约两米处的标记点。
小石子落地,只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嗒”。
这一次,丝线们却毫无动静,那颗小石子安然地留在了原地。
“果然如此。”单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它们并非单纯依赖距离判断,落地的动静大小,也就是震动强度,才是关键。超过某个‘阈值’,即使在两米外也会触发攻击;低于这个阈值,哪怕更近一些,它们也可能‘听不见’。”
她不是固执己见的人,深知在未知环境下谨慎的重要性。
片刻后,蕾娜点了点头,不再坚持:“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火攻的方案暂且搁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