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产品开发遇难题

“内部改不了。”王志远说,“除非换底层协议。”

“有替代方案吗?”

“两种。”他列出,“一种是某德企私有协议,兼容性好,但要授权费。另一种是高校实验室的开源框架,免费,但没经过产线验证。”

陆轩沉默片刻。“整理技术难点文档。包括协议冲突、资源分配瓶颈、热插拔风险。”

张涛明白意思。“你要找外部合作?”

“对。”

“可市面上……”

“不找企业。”陆轩打断,“找人。写过相关论文的。”

张涛没再说话,开始汇总材料。孙明被叫进指挥室时,陆轩正在看一份预算明细。

“目前现金流能撑三个月正常运转。”孙明说,“如果要支付外部合作费用,得压缩其他支出。”

“研发优先。”陆轩说,“列出可延后项目。”

孙明快速翻动表格。“市场推广可以推迟,行政开支能砍百分之二十。但如果要签长期技术支持,还得预留后续资金。”

“先定上限。”陆轩说,“不超过总预算百分之十五。”

孙明点头,开始调整模型。

林娜负责归档所有研发文档。她把每一轮测试报告按时间排序,加上问题标签。当她上传最后一份日志时,系统提示:文件夹“产品开发_阶段一”已加密锁定。

第三天上午十一点,张涛提交了对外合作技术说明文档。共三十二页,涵盖当前架构、已尝试方案、核心瓶颈、期望支持方向。附件包含测试视频截图和原始数据样本。

陆轩看过后,发到加密邮箱。收件人两名教授,都是近三年发表过工业通信协议优化论文的作者。

下午四点,其中一位回复。邮件很短:

“问题有研究价值。愿意面谈。本周五下午可安排线上会议。”

陆轩回信确认时间。挂断系统后,他对张涛说:“准备视频会议。测试环境搭一套远程演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