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涉及多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和商业习惯。更麻烦的是,合作方的工作时间差异极大,导致会议安排异常困难。
“日本那边早上十点开会,非洲下午三点才上线,欧洲晚上九点才空。”张涛抱怨道,“我们的时间表都快成跨国时区导航图了。”
陆轩没有回应,而是召集所有成员开了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他要求每个人提出自己认为最棘手的问题,并给出一个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一张全球协作时间表。”赵宇提议,“把各个合作方的可用时间段列出来,找出重叠部分,集中安排核心会议。”
“另外,必须提前收集各方的意见。”孙明补充,“不能等到会上再吵,那样效率太低。”
“还有,得设立区域负责人。”张涛说,“每个地区指定一个专门对接的人,避免沟通混乱。”
陆轩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现在开始分工。”
于是,团队被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东南亚、中东、非洲三大区域的对接工作。每个小组配备一名翻译、一名法律顾问和一名财务分析师,确保信息传递精准无误。
第三大难题,是内部意见分歧。
面对如此庞大的项目,团队成员之间难免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人主张谨慎推进,先从小规模试点入手;有人则认为应该趁势而上,直接拿下整个项目的核心资源。
“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没有那么多试错机会。”一位资深顾问在会议上提出质疑,“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可如果我们不敢迈出这一步,永远只能停留在亚洲。”赵宇反驳道,“这次的机会,是我们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会议室一时陷入沉默。
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关键词:信任、效率、目标一致。
“信任,是我们能坐在这里的基础。”他转身看着众人,“效率,是我们赢得合作方尊重的关键。而目标一致,是我们能否真正把这个项目做成的核心。”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我理解大家的顾虑,但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机遇。真正的强者,是在风暴中也能航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