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陆轩问。
“杨芳。”
众人一愣。
杨芳?她不是在国内负责酒吧业务吗?为什么会出现在伦敦?
“查清楚她的行程记录。”陆轩语气冷静,“如果她真的在那里,说明有人想借她的身份做文章。”
**……
几天后,陆轩坐在伦敦一家低调却极具格调的会议室里,对面坐着一位神情严肃的英国商人。
“我们非常欣赏樊星阁在全球市场的布局能力。”对方开门见山,“尤其是你们在亚洲和南美的影响力,是我们一直渴望拓展的领域。”
“我们也对贵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供应链管理感兴趣。”陆轩淡淡回应,“但合作的前提,是彼此尊重。”
对方微微一笑,递上一份合同草案:“这是我们的初步方案,请您过目。”
陆轩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目光迅速扫过几个关键条款。他不动声色地合上文件,抬头直视对方的眼睛:“贵公司在某些条款上的措辞,似乎有点模糊。”
对方神色不变:“这只是初稿,我们可以根据您的意见进行修改。”
“很好。”陆轩微笑,“那我们就从最核心的部分谈起吧。”
**……
回到国内后,陆轩召集核心成员召开会议。
“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是,多家国际企业主动向我们抛出橄榄枝。”他站在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信任、资源、风险、策略。
“这些合作意向的背后,有的是真正的商业伙伴,有的则是想利用我们获取利益的投机者。”他环顾四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因为眼前的成功就放松警惕。”
张涛点头:“我已经整理了一份评分表,从资源互补性、市场前景、政策稳定性三个维度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打分。”
陆轩接过评分表,目光落在其中一行红色标记的文字上——“日本·山本”。
他知道,这份评分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析工具,更是一种警醒。山本一郎虽然暂时按兵不动,但他绝不会坐视樊星阁不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