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晨曦初露。陆轩站在办公室窗前,手中握着一份刚刚整理完毕的政策分析报告。窗外的城市依旧沉静,而他的思绪却早已飞向远方。
昨夜会议结束之后,他没有离开,而是独自坐在桌前,一页页翻阅林娜送来的资料。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背后,藏着无数博弈与变局的伏笔。他知道,这场风暴不会轻易过去,唯有主动出击,才能在乱局中站稳脚跟。
林娜轻轻推开门,将一杯温热的咖啡放在桌上,轻声道:“马亮那边已经传来了第一批数据,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政策草案比预期更严格。”
陆轩点头,目光沉稳如水。“看来我们得加快节奏了。”
……
会议室里,灯光明亮,投影幕布上正滚动播放着各国最新贸易政策的要点摘要。张涛坐在桌边,手中拿着一支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几个关键点。
“目前来看,最棘手的是东南亚市场。”他语气凝重,“有三个国家已经明确表示要对外资企业的持股比例进行限制,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评估现有的合作模式。”
赵宇皱眉道:“如果持股比例被压缩,我们在当地的控制力就会减弱,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很难迅速做出决策。”
“这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陆轩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的目标不是控制,而是共赢。只有让合作伙伴看到长期价值,他们才会真正愿意和我们并肩前行。”
李刚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引入本地资本?比如合资经营,或者联合控股的形式?”
张涛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可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政策灵活调整股权结构,既能规避法律风险,又能保持业务连续性。”
孙明翻开手中的财务报表,快速计算了一番后点头道:“如果采用这种模式,短期内利润可能会略有下降,但长远来看,有利于我们在当地建立稳固的合作基础。”
陆轩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全面梳理各国政策,找出其中的关键变化;第二,制定新的合作框架,确保在不同地区都能落地执行;第三,派出专人前往重点市场,与当地伙伴沟通协商。”
……
东京,一家位于银座的高档会所内,气氛略显凝重。郑华坐在包厢中央,对面是几位来自日本本土帮派的核心成员。他们神色各异,显然对樊星阁提出的新合作方案仍存疑虑。
“陆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郑华沉声说道,“但他提出的‘联合委员会’机制,意味着我们需要交出一部分管理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