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路不错。”赵宇点头,“但必须建立统一的进度评估机制,否则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
“那就每周一次汇报会。”张涛补充,“所有团队必须提交阶段性成果,并接受交叉评审。”
“好。”陆轩拍板,“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联合攻关阶段。目标只有一个——突破瓶颈,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系统。”
——
接下来的数周,整个樊星阁仿佛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会议室中,讨论从未间断;走廊上,研究人员抱着笔记本匆匆穿梭。
马亮的情报网络源源不断地提供最新的技术资料与行业动态。孙明带领财务团队重新调整预算结构,确保每一笔投入都精准到位。林娜则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研发进程顺畅进行。
某日深夜,张涛在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张被风吹落在桌角的便签。上面写着一行字:“量子算法模拟器”。
他愣了一下,随即拿起纸条走向林娜的工位。
“你见过这个吗?”他将纸条递过去。
林娜接过一看,眉头微微一挑:“这不是上周那位教授提到的概念模型?”
“对。”张涛点头,“他说这种模拟器可以大幅提升并发计算效率,理论上能解决我们现在的调度问题。”
“问题是……”林娜沉吟片刻,“这种级别的设备,国内还没几家机构拥有。”
“那就想办法联系海外研究团队。”张涛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不定,能找到合作机会。”
“这事得跟陆轩商量。”林娜站起身,“走吧。”
——
与此同时,在另一端的服务器机房内,赵宇正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奇怪。”他喃喃自语,“这批测试数据……怎么有点像国外某个城市的交通模式?”
身旁的实习生凑过来看了一眼:“老师,这批数据是马亮从情报系统调来的,说是城市高峰期的真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