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布局初显小成果

胡军发现的南岭冶金技术顾问履历断层一事暂时被搁置,与此同时,投影屏上,‘绿能一号’研发进度条显示着18%,仿佛积蓄着新的力量等待突破。昨夜未熄的服务器风扇低鸣如潮,数据流在暗色界面上蜿蜒前行。张涛伏在控制台前,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串密集的指令。他调出林振国公式的原始推导模型,逐行拆解,终于在第七组参数中捕捉到一丝异常:一个被忽略的晶格补偿变量,像深埋地底的引信,悄然指向材料结构重组的可能性。

“‘陆轩昨夜要颠覆而非匹配的话’在他耳边回响”。

他立即重构模拟路径,将变量权重拉至极限,同时向南岭冶金发出紧急样本调用请求。三小时后,高纯度X - 7初代样本抵达实验舱。张涛带领技术组连续作业,将实测数据嵌入新模型。凌晨四点十七分,系统警报突闪红光——材料在极端压强下稳定性反常提升,模拟测试完成度从18%一路跃升至43%,三项核心指标冲破行业基准线。

“我们压中了。”张涛摘下眼镜,指节重重叩在实验日志上,写下一行小字:“晶格补偿阈值接近理论极限,若再提升5%,可能触发不可逆结构重组。”笔尖停顿片刻,又补上一句:“建议冻结二级以上测试权限。”

与此同时,南岭冶金总部会议室内,空气凝重。三方企业代表围坐一桌,吴峰端坐中央,面前摊开一份《绿色供应链合作备忘录》草案。恒通储能的负责人冷声道:“共享数据?我们彼此还是竞争对手。”北江新材料的代表冷笑附和:“樊星阁想当盟主,也得看我们买不买账。”

吴峰不慌不忙,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诸位不妨看看这个——‘数据脱敏共享机制’白皮书。”他翻开第一页,展示出一套加密算法框架,“所有核心参数经脱敏处理后上传至联合云平台,仅开放环境适配与能耗优化接口。你们交出的,是‘影子数据’;你们得到的,是整个生态的协同增效。”

话音未落,陆轩推门而入。他未穿西装,仅着一件深灰夹克,步伐沉稳如压阵之锤。他站定在长桌前端,目光扫过三人:“我今天不是来谈合作的,是来谈生存的。”他点开平板,调出一组数据,“三年后,碳关税将覆盖全球七成市场。你们现在争的是地盘,而我在争的是入场券。”

他合上设备,声音低而有力:“樊星阁承担南岭、恒通、北江三家企业首期环保改造费用,总计四千八百万。同时,开放三项非核心储能专利,供联合体无偿使用。”他顿了顿,“这不是施舍,是投资。你们签的不是备忘录,是船票——要么一起出海,要么留在岸上等沉船。”

会议室陷入沉默。十分钟后,三支笔同时落在纸上。

签字仪式结束,南岭冶金代表迟疑片刻,拦住吴峰:“你们真打算把专利白送?”吴峰脚步未停,只从内袋抽出一页附件,递过去,唇角微扬:“仅限内部传阅。您看了就明白。”

走廊灯光下,那页纸上赫然印着“数据溯源追踪协议”字样,末尾标注:所有接入生态链的技术模块,须植入樊星阁认证密钥。

当天下午,指挥室召开紧急战略会议。大屏上,三组动态数据流交织成网——研发进度稳定爬升,三家企业接入节点全部点亮,资金调配轨迹形成闭环回路。陆轩站在前方,身后是跃动的数字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