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压力测试组IP连接境外节点的事情后,陆轩意识到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对措施。“现在,加一道预案。”他点开“闭门交流”环节,插入一条新指令:“B - 3通道是我们为应对突发状况准备的备用应急方案,若对方临时提出额外要求,立即启动B - 3通道,转入备用会议室,原场地暂停使用。”
林娜眼神微动,迅速在文件夹角落补上一行小字:B-3通道启用条件:外部IP异常波动、现场人员身份存疑、协议终端被替换。
赵宇低声问:“你早有准备?”
“不是准备,是习惯。”陆轩声音平静,“每一次平静背后,都有人等着看我们松懈。”
张涛这时接入投影系统,调出动态界面:“我设计了一个‘项目安全指数屏’,实时显示数据流健康度、权限调用频次、风险预警等级。仪式现场挂在背景侧屏,既显专业,又暗示我们掌控全局。”
陆轩心里清楚,为了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除了公开展示的内容,技术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准备。
“别太张扬。”陆轩提醒,“用‘合作透明度监测’的名义,数据范围控制在已公开指标内。”
“明白。”张涛点头,“表面是展示,实则是威慑。”
林娜将这一环节正式写入流程,在备注栏标注:所有展示数据均来自公开审计报告,但后台预留接口,可随时切换至追踪模式。
马亮在技术室收到指令,默默在系统后台打开一个隐藏端口,输入一串加密代码。屏幕右下角,一个极小的绿色光点开始闪烁,无人察觉。
时间推至深夜。作战室灯火通明,各组人员轮班运转。赵宇带着场地团队核对桌椅间距,每一张座椅的位置都精确到厘米。林娜反复校对流程文档,连翻页的节奏都做了标注——哪一段致辞后应有掌声,哪一次握手需停留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