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里的声音还未散去,陆轩已经转身走向指挥车。西门岗那辆皮卡的轮廓在监控画面中渐渐清晰,帆布掀开一角,露出几捆钢筋。司机登记时语气生硬,但证件齐全,路线也与当日建材调度表吻合。他盯着屏幕三秒,抬手按下通讯键:“放行,记录车牌,归档备查。”
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暗流涌动。真正的敌人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亮出獠牙。他清楚,昨夜那三辆车是试探,今日这辆皮卡,不过是尘埃落定后的余音。警报解除,战鼓却刚刚敲响。
回到办公室,晨光正斜切过桌面,照在那份尚未合拢的汇报材料上。“供应链审计”四个字墨迹未干。陆轩抽出一支新笔,在下方添上两条:人员扩编、技术加码。纸面无声,却如战令出鞘。
九点整,会议室门推开。赵宇、张涛、孙明、李刚依次入座,林娜将打印好的议程单分发到每人手中。陆轩站在白板前,未发一言,只用笔圈出“双线加速”四字。
“施工端,三日内增派五十人,实行两班倒。”他声音平稳,“赵宇负责协调培训与岗位分配,李建国任临时组长,老带新,考核上岗。安全事故零容忍,操作不规范者,当场退训。”
李刚皱眉:“进度要紧,何必卡这么死?”
“快,建立在稳之上。”陆轩看向他,“我们不是包工队,是标准制定者。每一个焊缝,都是我们的签名。”
张涛点头:“我这边同步启动技术攻坚组,追加十五%研发预算,主攻柔性接头的耐久性优化。青山口电站的数据模型可以复用,但必须适配本地地质周期变化。”
“钱从哪来?”孙明低声问,目光落在现金流报表上,“高强度投入,现有储备只能撑三个月。”
陆轩沉默片刻:“撑不住,就逼自己更快出成果。支持不是无限的,我们必须在资源耗尽前,把价值做到不可替代。”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孙明留下,站在桌边没动。陆轩抬头:“有话直说。”
“如果国际方第二批资金延迟……”
“我们就用三个月,打出三年的效率。”他合上笔记本,“他们给的是机会,我们拼的是命。”
中午十二点,项目东区临时接待站。一辆印有国际能源企业标识的中巴缓缓停稳。车门打开,五名技术人员依次下车,手持设备箱,神情严谨。为首的外方主管名叫卡尔,目光扫过工地围挡上的进度公示牌,眉头微蹙。
张涛迎上前,递上安全帽与登记卡。卡尔接过,却没有戴上:“我们的系统独立运行,数据不接入本地平台。”
“理解。”张涛不动声色,“但安全规程统一执行,所有人员必须登记、测温、接受岗前 briefing。”
卡尔点头,语气却冷:“我们的软件加密等级高于本地标准,无法共享核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