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切就绪。”赵宇汇总所有检查项,“系统稳定,人员到位,物资齐全,支付完成。”
陆轩站在主控屏前,目光扫过最后一行确认记录。二十项准备工作,三百七十六个子项,全部打钩闭环。他拿起对讲机,声音平稳而清晰:
“所有单位注意,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一级待命,全员在岗,等待指令。”
指令下达后,指挥室陷入一种奇异的安静。不是紧张,也不是放松,而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专注。每个人回到岗位,动作精准,话语极少。屏幕上的数据流稳定滚动,警报阈值全部设为最高级别。
王磊坐在辅助岗操作台前,手指搭在键盘边缘。他的名字还在辅助栏,但轮替机制已启动,下一轮考核将在七十二小时后进行。他知道,那三分钟的延迟,不只是系统问题,更是他心里的坎。
陆轩走到他身后,没说话,只是把手放在他肩上,轻轻压了一下。那力道不重,却像一道电流,让他脊背挺直。
“敢做决定的人,才有资格接班。”陆轩低声说,“现在,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流程在你手上,责任也在你手上。”
王磊点头,手指移向确认键。
林娜在后勤日志上写下最后一行:“备用电源模块(无标)已隔离,待溯源。”她合上文件夹,抬头看了眼主控屏。所有系统状态均为绿色,实施倒计时归零。
胡军在监控室完成最后一轮巡检。他走到第17号探头线路箱前,蹲下身,打开外壳。接线端口处有一根备用线接入,标签写着“临时切换”。他用记号笔在箱内侧画了个三角,合上盖子。
赵宇在权限系统中完成最后一次校验。三级响应机制已激活,新人操作轨迹全部记录,复盘模块自动归档。他关闭终端,抬头看向陆轩:“系统准备完毕,随时可执行应急接管。”
张涛站在技术台前,反复回放自检数据。0.3秒的延迟虽已解决,但他仍不放心。他调出协议模块底层代码,逐行比对,发现一处未注释的调用路径。他标记后上报,陆轩只回了一句:“记入日志,实施后排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亮在情报终端前锁定外部通信链路。那封“协议附件V2”的邮件已被隔离在独立沙箱,但发件IP的跳转路径显示,源头曾经过一个曾与山本系关联的中转服务器。他没声张,只在日志中加了红色星标。
九点整,城市上空阳光刺破云层。指挥室内,所有屏幕同时刷新,状态栏统一变为:“实施准备完成,等待启动指令。”
陆轩站在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李刚在主控台前坐得笔直,手边是应急手册;张涛仍在核对数据,眉头未展;赵宇指尖轻点桌面,像在计算某种节奏;马亮盯着隔离邮件,眼神锐利;胡军站在门边,像一尊不动的哨兵。
他拿起对讲机,声音沉稳如铁:
“各岗位报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