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小时整点,主屏幕上的曲线终于出现了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波动。幅度不足0.1毫秒,如呼吸间的一次微颤,却被陆轩牢牢盯住。
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帧画面定格,放大,再放大。屏幕中央,那条原本如刀削般平直的响应曲线,在整点时刻轻轻跳了一下,像一根绷到极致的钢丝,在风中轻震。
张涛站在终端前,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落。他知道,这微小的波动,在别人眼里或许已是完美,但在陆轩这里,从来不是终点。
“不是故障。”陆轩开口,声音不高,却如铁锤砸落,“是隐患。”
他转身,目光扫过指挥室。黄杰正低头翻看记录本,赵宇靠在椅背闭目调息,胡军的手还贴在断电开关旁,林娜站在操作台前,笔尖停在纸面。
“压力测试通过了,但检验还没开始。”陆轩走到主控台前,按下广播键,“所有人,进入一级待命状态。全面检验,现在启动。”
指令下达,指挥室瞬间活了过来。灯光调至全亮,终端逐一重启,三十六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被重新拉入监控界面。不再是被动承受压力,而是主动出击,逐层拆解,层层验证。
陆轩站在中央,目光如刀。
“功能完整、稳定性、用户体验,三者缺一不可。”他抬手,在战术板上写下“三级检验”四字,“一级由技术组负责,二级黄杰带队压力复测,三级林娜组织模拟操作。三组并行,结果互验,谁的环节出问题,谁负责到底。”
张涛点头,立即调出新增模块的功能清单,逐项打钩验证。赵宇协助黄杰搭建隔离测试环境,确保主系统不受干扰。林娜则召集操作组,准备模拟真实用户行为流程。
“我们能看见,敌人就能利用。”陆轩的声音再次响起,“0.1毫秒的延迟,今天是卡顿,明天就是突破口。樊星阁走到现在,靠的不是侥幸,是万无一失。”
林娜低头记录,指尖微顿。她调出界面切换日志,发现从主控台跳转至调度面板时,存在0.3秒的延迟。虽在常规范围内,但她的直觉告诉她——用户会感知。
她在报告上标注:“界面切换延迟,用户可能察觉。”
黄杰在压力测试中加入极端负载组合,模拟七十二小时连续高频调用。系统运行平稳,响应延迟恒定,但张涛在内存监控中发现异常——新增模块在连续操作三十分钟后,内存占用缓慢上升,虽未触发警报,但趋势明显。
“有泄漏。”张涛调出进程树,逐层排查,“不是大问题,但长周期运行会累积风险。”
陆轩走过来,看了一眼数据曲线,当即下令:“启用极限模拟模式。AI脚本驱动,72小时不间断模拟真实操作行为,覆盖所有边缘场景。”
赵宇立即协调服务器资源,黄杰在隔离区重新部署测试节点。旧机柜区,一台编号模糊的服务器被缓缓推入测试阵列。
“OLD_GHOST-07。”黄杰低声念出机箱侧面的标记,“老家伙,再跑一程。”
这台服役十年的机器曾是樊星阁的起点,如今反应迟缓,却因响应滞后特性,反而成为捕捉异常波动的最佳监听节点。黄杰将它接入监控网络,设定为数据捕获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