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紧急会议寻对策

“不是交出去。”陆轩纠正,“是共享。不是施舍,是共生。”

他转向张涛:“你刚才提到,有两家印尼经销商私下联系我们,说不想停,但怕被孤立。还有一家越南技术公司,问我们是否考虑合资?”

“是。”张涛确认。

“那就从他们开始。”陆轩目光坚定,“他们现在是观望者,明天可以是共建者。我们要让‘外人’变成‘自己人’,让‘排斥’变成‘依赖’。”

李刚仍不甘心:“可他们要是拿了好处,转头又出卖我们呢?”

“那就让他们出卖不起。”陆轩声音冷了下来,“利益绑得够紧,背叛的成本就高。我们不是求他们合作,是给他们一个选择——是继续当棋子,还是当棋手。”

孙明低声问:“股权比例怎么定?”

“先探底。”陆轩说,“30%可以谈,但必须换三样东西:本地注册实体、政府备案资质、核心岗位本地化任命权。少一样,都不谈。”

孙明迅速记录,眼神微动。

赵宇提出疑虑:“可就算谈成合资,政府层面不认可,照样被卡。我们得让官方看到价值。”

“所以,另一条线必须同步推进。”陆轩看向赵宇,“你负责打通非正式沟通渠道。通过吴峰这些人脉,接触各国工商部门的实际操盘手。不谈诉求,谈承诺。”

“什么承诺?”

“三点。”陆轩逐一列出,“第一,技术落地——我们愿意在当地建厂,转移核心模块;第二,本地雇佣——管理层本地化比例不低于60%;第三,税收贡献——首年利润的15%定向投入本地数字基建。”

赵宇点头:“这能打动务实派。”

“但得快。”陆轩强调,“法律程序太慢,等不起。我们要在他们形成统一口径前,先撕开一道口子。”

小主,

张涛补充:“还可以释放信号——比如公开宣布‘东南亚本地化战略’,把建厂、招人、纳税的计划做成白皮书,发给媒体和商会。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路过,是定居。”

陆轩同意:“对内稳团队,对外立形象。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赶走我们,不是保护市场,是自断手臂。”

马亮突然开口:“我刚收到新情报——越南商会内部有分歧。北部几家大企业反对全面封锁,认为会推高本地运营成本。他们没公开反对,但在私下联络其他被波及的外资企业,试探联合应对。”

陆轩眼神一凝:“盯住他们。一旦有人松口,立刻接触。不要求他们站出来,只要求他们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