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权从来不在合同里。”陆轩目光如炬,“在数据,在节奏,在谁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手里有手工日志的声纹锚点,有十五家单位的真实操作流程,有第一段被成功识别的‘灯亮’。这些,才是谈判的底气。”
张涛深吸一口气:“国际语音识别领域,智利国立工程院有个自适应模型项目,与我们的需求高度契合。但他们要求共享核心算法接口,作为合作前提。”
“拒绝。”陆轩斩钉截铁。
“可若不合作,单靠我们自己,三个月内无法突破泛化瓶颈。”
陆轩沉默片刻,忽然问:“我们提交的测试集,他们看了吗?”
“昨天已发送《手工日志声纹锚点测试集》,包含沿海与山区发音对比样本。”
“那就拿这个谈。”陆轩站起身,“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共建联合实验室,成果双署,数据共研,但核心算法不开放。他们提供模块接口,我们提供真实场景与底层语音特征库。这不是交易,是互补。”
马亮迅速记录指令,低声确认:“是否允许对方派驻技术人员?”
“可以,但限区域、限时长、限权限。”陆轩眼神锐利,“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樊星阁的地盘,合作可以,越界不行。”
孙明重新核算资金模型,笔尖飞快划过纸面:“若采用吴峰担保+分红质押方案,可筹措短期资金八百万,覆盖未来四个月核心支出。但需确保项目每阶段都有可见进展,否则后续融资将难以为继。”
“那就让进展看得见。”陆轩走向战术板,拿起红笔,“启动‘百日攻坚计划’——每十日一次进度验证会,我亲自听取汇报。第一阶段目标:实现核心按钮三日内稳定响应,离线警报流转零故障。”
赵宇皱眉:“十日周期太紧,团队压力过大。”
“压力从来不是停下的理由。”陆轩声音沉稳,“真正的压力,是看着别人用土办法记录火警,而我们却拿不出能听懂他们语言的系统。我们不是在做产品,是在还债——对信任我们的那些人。”
小主,
林娜低头记录,指尖微微发颤。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资源调配,而是一场信念的重铸。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陆轩独自留在作战室,调出财务模型与技术合作草案并列显示。他盯着屏幕良久,按下通讯键:“通知吴峰,今晚七点,总部会面。另外,准备一份联合实验室框架协议,明早发给智利方面。”
窗外暮色渐沉,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林娜整理完会议纪要,轻轻放在陆轩桌上。文件第一页写着:“QuickStart应急攻坚组成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