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加强协调促落实

林娜将文件轻轻放在陆轩面前,纸面平整,边角对齐,一如她平日的作风。陆轩没有立刻去看,只是抬起眼,声音低而稳:“是谁问的?”

“财政厅副厅长,陈志远。”林娜答得干脆,“通过署长助理转的问话,但记录显示,是他亲自调阅了我们试点方案的初稿。”

陆轩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叩,目光沉了下去。上一次有人主动翻阅这份文件,还是三个月前被悄然撤回审议时。如今,它竟从财政厅内部被重新提起——不是试探,是焦虑的开端。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三座城市的名字依旧静立:阿拉木图、曼谷、布加勒斯特。他拿起笔,在布加勒斯特下方划了一道横线,接着写下两个字:“协调。”

“传张涛、孙明、吴峰,三十分钟后作战室集合。”

命令下达,行动即刻铺开。陆轩不再等风,他要造势。

作战室内,孙明已将布加勒斯特项目近三年的数据重新梳理完毕。屏幕上,一条条曲线清晰展开:年均纳税额持续增长,本地雇佣人数突破千人,上下游合作企业从最初的七家扩展至三十七家。最关键是最后一项——因试点停滞,过去两个月已有五家配套企业启动搬迁评估,其中两家已向政府提交迁出申请。

“这不是压力,是预警。”陆轩指着数据,“他们怕的不是我们走,是怕我们走了之后,税收断流、就业塌方、政绩成空。”

张涛点头:“经济发展署那边我熟,署长助理一直想推区域产业升级,我们这个项目,正是他手里少有的实绩抓手。”

“那就让他站出来。”陆轩语气果断,“你马上联系他,以‘企业愿配合政策优化’为名,提议召开财政厅、监管局、发展署三方闭门座谈。议题只有一个——如何让试点项目尽快重启。”

“可监管局那边……”张涛迟疑。

“让他们推,让他们拖。”陆轩冷笑,“但我们要把舞台搭好,让所有人在同一张桌上说话。谁不露面,谁就在逃避责任。”

会面定在两天后。地点选在商会下属的会议中心,中立、合规、不留痕迹。

座谈当天,陆轩未亲自出席,而是由孙明带队,携带完整数据报告进场。财政厅态度谨慎但积极,发展署则明显带着推进意愿。唯有贸易监管局派来的代表,语气冷淡,反复强调“流程合规”“风险可控”,拒绝给出明确时间表。

会议结束,僵局未破。

但陆轩早有准备。散会两小时后,林娜以“内部参考”名义,向财政厅提交了一份《试点暂停期间潜在经济损失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若项目继续搁置六个月,预计直接税收损失将达一点八亿列伊,间接影响就业岗位两百三十个,区域冷链配套网络可能整体萎缩百分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