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稳定发展谋新篇

张涛打开平板,调出一段视频。画面里,一个年轻成员坐在谈判桌前,对面是西装革履的商人。对方递过一份合同,指着某一条款,年轻人犹豫了一下,点头签了字。三分钟后,对方起身离席,笑容意味深长。画面切换到后续——项目被设套,资金被套牢,合作方消失。

“这是上个月的事。”张涛关掉视频,“人没受伤,但项目没了。原因?不懂合同,不知道什么叫‘隐性违约条款’。”

李刚皱眉:“那下次换人去。”

“换多少次?”张涛反问,“我们靠打架起家,但现在对手不跟你动手,他们在纸上设局。你拳再硬,打不破一张纸。”

没人反驳。

“我提个计划。”张涛翻开文档,“《新生代培养计划》。分三步:基础素养课,包括法律常识、财务基础、管理逻辑;然后是实战模拟,模拟谈判、危机处理、舆情应对;最后轮岗考核,谁能在不同岗位撑三个月,谁算合格。”

他顿了顿:“建议由赵宇和林娜牵头,组建‘樊星学院’筹备组。”

“学院?”李刚冷笑一声,“咱们是混社会的,不是办学校的。”

“正因为是混社会的,才更要办学校。”张涛不退,“我们当年靠的是拼,现在拼不动了。环境变了,规则变了。你让一个只会打架的人去谈并购,他能把公司谈破产。”

陆轩站在窗边没动,但点了点头。

“赵宇是研究生,林娜做过三年行政主管,懂流程、懂文书、懂怎么跟人说话。”张涛继续说,“新人不是拿来冲锋的,是拿来接班的。我们总有一天要退,不能让樊星阁断在‘只会打’这三个字上。”

孙明忽然开口:“我支持。财务组最近招了两个新人,一个连报表都看不懂,另一个以为‘现金流’是银行转账记录。再这么下去,不出半年,账都能被人做穿。”

李刚没说话,手指又开始敲桌。

陆轩走回桌前,拿起张涛的平板,翻了几页草案,最后停在“领导力评估”那一栏。他掏出笔,在空白处写下几个字:“不看拳头,看脑子。”

然后合上平板,推还给他。

“计划通过。”他说,“下周开始,第一期培训课上线。所有三十岁以下的新成员,必须参加。老成员自愿,但鼓励参与。谁去讲课,谁带徒弟,记入年度考核。”

李刚终于停下敲击的手指:“那我呢?我去讲怎么拆炸弹?”

“你可以讲。”陆轩看着他,“讲怎么在不伤人的情况下控制局面,讲怎么判断对方是真想打还是虚张声势。经验也是知识,但得会说,别只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