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委员会的直播画面还在循环播放,一名业主正拿着检测仪核对钢筋编号。陆轩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右下角跳动的数据流,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
第三起“材料未到”的投诉刚被标记为“已核实”,系统却显示该批次建材已在四十八小时前签收。他点开物流追踪页面,运输车的轨迹在城西某中转仓突然中断,后续节点全部空白。
“林娜。”他开口。
林娜立刻出现在门口,手里夹着当日监督日志。“客户反馈又有两起施工延期,都说是等材料。”
“不是等,是被人卡。”陆轩调出供应商清单,“把过去三个月所有二级供应商的交付记录导出来,按延迟天数排序。”
林娜没问原因,转身就走。陆轩抓起内线电话:“马亮,查C区建材链,所有经手中转的公司,给我挖资金流水和通话记录。重点看有没有近期大额转账。”
电话那头只回了句“收到”,随即挂断。
不到一小时,张涛拿着平板推门进来。他脸色沉着,屏幕上是五家本地房企的销售动态截图。
“不对劲。”张涛把平板放在桌上,“宏远带头降价,其他四家同步推特价房,户型全是清库存的旧款。更巧的是,他们今天集体上线了‘安心购’服务承诺——48小时响应、72小时解决,跟我们上个月公布的条款一模一样。”
陆轩没说话,目光落在其中一张宣传图上。那句“我们也在进步”的标语,像一根细针扎进眼底。
“巧合?”他问。
“不止。”张涛滑动屏幕,“三家媒体账号在同一时间发布‘樊星阁神话破灭’话题,评论区清一色质疑资金链。其中一个账号,三个月前还在写‘本土黑马崛起’。”
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他拿起笔,在“三快一稳”旁边写下三行字:
价格压——同步降价,清仓甩卖
舆论攻——复制承诺,倒打一耙
供应链断——物流中断,交付延迟
他退后一步,看着这三行字,声音低下来:“不是竞争,是围剿。”
马亮这时候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密文件摘要。“查到了。‘宏远物流’和‘通达建材’的负责人上周密会三次,第二次见面后,通达对我们的三笔订单全部标注‘待协调’。他们内部邮件有句话——‘按计划延迟C区供应’。”
陆轩盯着那行字,眼神冷了下来。
“再查。”他说,“把这五家企业过去两年的往来数据全调出来。我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共享服务器、共用宣传团队、甚至共用一个公关公司。”
马亮点头离开。陆轩转向张涛:“你刚才说,他们复制我们的服务承诺?”
“一字不差。”张涛点头。
“那就不是学。”陆轩说,“是嫁接。他们想让所有人觉得,我们吹的牛,他们也能兑现。等市场混乱,客户分不清真假,信誉体系自然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