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加大投入再发展

泵车外壳上的油渍在指腹留下一道暗痕,陆轩没擦,转身走向指挥棚。李刚跟了两步,被他抬手止住。

“你去召集人。”陆轩说,“新流程必须落地,不能等。”

他推开指挥棚的门,监控大屏正滚动着C3区传感器数据流,红点闪烁,代表系统自检通过。赵宇站在操作台前,头也没抬:“第三批设备已接入,AI预警响应时间压缩到四点七秒。”

陆轩点头,走到财务模块界面,调出资金池总览。屏幕左下角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标着“战略储备”。他输入密码,页面刷新,一组数字浮现出来——三亿两千万元,未动用。

张涛不知何时已站在旁边,盯着那串数字看了几秒,终于开口:“这笔钱,是最后的退路。”

“不是退路。”陆轩关掉窗口,转身面对众人,“是冲锋的弹药。”

林娜合上笔记本:“扩大试点需要新增三百名技术督导,培训周期至少两周。人力成本翻倍,还不算设备追加。”

“那就投。”陆轩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杂音,“现在不投,等别人把标准立了,我们连跟的资格都没有。”

马亮从角落起身,走到舆情监控屏前:“宏远最近安静得反常。他们没撤,是在等我们出错。”

“他们等不到。”陆轩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定义规则”下方划出一条粗线,“从今天起,樊星阁所有新建项目,全部按‘未来工地’标准执行。材料溯源、施工监控、AI预警、业主共治,四项全开。”

赵宇抬头:“三个重点项目已经准备就绪,但系统承载能力还在临界点,再扩容需要外部算力支持。”

“联系清大智能建造实验室。”陆轩说,“还有南工大材料研究院、中建科院BIM中心。你牵头,下周内拿出合作框架。”

林娜皱眉:“高校合作流程长,立项、评审、拨款,走完至少三个月。”

“我们不等流程。”陆轩盯着她,“你要的不是流程,是人。找那些真正搞技术的,别管职称头衔。能解决问题,就是专家。”

林娜记下几个关键词,笔尖一顿:“高端人才引进,薪酬体系怎么定?”

“翻倍。”陆宇说,“核心岗位,三倍。签五年协议,给期权。谁愿意跟我们赌一把,我们就敢把身家押上去。”

张涛终于忍不住:“三倍薪酬?一个项目利润才多少?我们不是在做慈善。”

“我们在买时间。”陆轩盯着他,“宏远拼人海战术,靠低价抢市场。我们拼什么?拼效率,拼质量,拼不可复制的系统。这套东西,没人带,跑不起来。”

他走到投影前,调出一份对比图:左侧是传统工地进度曲线,波动剧烈;右侧是C3区试点数据,平稳上升,误差带几乎贴着基准线。

“看见了吗?”陆轩指着右图,“这不是人在干活,是系统在调度。每台设备、每个班组、每批材料,都在节奏里。错一步,警报响;慢一步,自动调整。这不是升级,是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