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皱眉,“可这些领域投入大,周期长,我们现在抽人去研究,万一没结果,反而耽误主业。”
“不投入,只布局。”陆轩语气坚定,“我不批预算,不增编制,只调人。从现有项目组抽五个懂技术、懂合规、能跑现场的复合型人才,组成‘前沿产业探路小组’,专门盯这两个方向。”
“任务有三:第一,摸清技术门槛,哪些是我们能做的,哪些是必须合作的;第二,评估政策风险,哪些国家在真推,哪些只是喊口号;第三,找出切入路径——是合作、代工,还是直接投标。”
他看向赵宇,“你来牵头,总协调。”
赵宇一愣,“我?”
“你是最早跟下来的大学生,懂法律,懂流程,也跑过一线。”陆轩直视他,“现在需要一个既能看文件,又能下工地的人。你最合适。”
赵宇沉默两秒,点头,“我接。”
“马亮,开放情报权限,所有与新能源、智能医疗相关的并购、政策变动、企业动向,优先推送。”
“林娜,配合做舆情预判,重点看公众反应和媒体风向,别让我们踩进舆论坑。”
“黄杰,后勤保障不能断。探路小组要出差,要见人,要拿材料,你们必须跟得上。”
“胡军,”陆轩转向他,“安保不会削弱,但你可以换种方式支持——派一个懂安防系统的技术副手进去,新能源电站和医疗中心都是重点防护单位,他的经验能帮我们提前发现运营漏洞。”
胡军思索片刻,“行,我让周岩去。”
“孙明,”陆轩最后看向他,“我知道你担心钱。所以这次不立项,不拨款,只调研。三周内,我要一份可行性简报,不是长篇大论,就三页纸:能不能做,难在哪,第一步往哪走。”
孙明终于松口,“只要不乱花钱,我支持。”
会议室内短暂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