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克服阻力有方法

他顿了顿:“三个小组,三天内出初步测试数据。谁卡住,当场提出来,资源优先调配。”

孙明犹豫了一下:“应急账户还能撑一轮投入,但如果同时推进三条线,预算会很紧。”

“那就压缩非核心支出。”陆轩说,“安保轮值减一班,后勤采购延后一周,把省下的钱全压进实验室耗材和外部数据购买。”

赵宇立刻表态:“我负责动态协议组。”

张涛举手:“我跟赵宇一起,顺便梳理审批侧的技术合规要点。”

马亮点头:“我继续盯另外两家的技术动向,一旦有新动作,马上同步。”

林娜补充:“我已经拟好合作邀约函,等您点头就发出去。”

陆轩扫视一圈:“从现在开始,每天八点晨会,听进展,说问题,不讲空话。我们不是在赌能不能成,是在证明我们必须成。”

众人起身准备离开。

“等等。”陆轩叫住赵宇,“你带队去交流的时候,别只看设备。留意他们的工程师怎么讨论问题,怎么定位故障。有时候,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赵宇点头:“明白。”

门关上后,指挥中心只剩陆轩一人。他坐回主位,打开内部通讯系统,拨通实验室专线:“把昨天的失败日志再跑一遍模拟,我要看第十七次重启时的内存占用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收到。”对面回应。

他靠在椅背上,盯着主屏上的三条技术路径倒计时:71:59:23。

林娜在门口探了下头:“第一封合作意向函已发送,对方市场部回复称需内部评估,预计四十八小时内答复。”

陆轩嗯了一声,没回头。

她正要离开,他又开口:“告诉对方,我们愿意提供吉隆坡项目的完整运行报告,包括患者反馈、设备维护记录和第三方检测数据。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怕查。”

林娜应声而去。

陆轩重新调出那家企业的专利文件,翻到附录页。一行不起眼的备注引起他的注意:“基于区域电网历史数据训练的初级预测模型”。

他眯起眼,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