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每个人都在等一句话——是退,还是扛?
陆轩缓缓走到大屏前,手指划过那六个仍在闪烁的城市节点。他回想起几个小时前自己说的那句“扎一根桩”。那时候,他们还在谈深耕,谈协作,谈信任。而现在,风还没真正刮起来,网还没完全铺开,就已经有人要砍桩断线。
“我们不能乱。”他说,“别人想让我们慌,我们就更要稳。”
他转身面对众人:“现在不是扩张的时候,也不是反击的时候。首要任务,是守住现有的信任节点。所有资源优先保障现有客户系统稳定运行,绝不能让一个合作方因为我们的动荡而受损。”
黄杰立刻表态:“我建议暂缓新批次派遣,避免人员风险。”
杨芳却摇头:“不能什么都不做。对方已经在放风,如果我们沉默,等于默认。必须发声,至少要稳住舆论场。”
孙明也提出担忧:“项目停滞会影响回款节奏,如果再叠加负面报道,投资人信心可能动摇。”
意见开始分岔,压力从外部蔓延到内部。
陆轩抬手,打断了争论。他没有提高声音,只是平静地说:“还记得‘深耕计划’启动时我说过什么吗?我们走出去,不是为了抢快钱,是为了扎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今天这根桩被人推,我们不逃。我们可以慢一点,可以守一阵子,但绝不能松手。谁现在退,谁就对不起之前拼过的每一夜。”
室内重新安静下来。
陆轩继续下令:“成立跨国应急小组。赵宇牵头技术防护,确保所有境外节点实现动态加密与异地备份;孙明监控资金流动性,准备三套应急周转方案;林娜负责客户安抚,按优先级逐一对接,明确告知我们不会中断服务;杨芳暂缓公开宣传节奏,转为内部舆情监测,盯紧每一条关于我们的消息;马亮强化情报溯源,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推动这场围剿;黄杰暂停新批次派遣,等进一步指令。”
小主,
命令下达后,没人再质疑。
赵宇坐回终端前,开始编写应急防护协议,屏幕上一行行代码快速滚动。孙明翻开备用现金流模型,准备进行第二轮测算。林娜打开客户联络模板,着手起草第一封安抚函,语气坚定而不失温度。杨芳关闭了宣传排期界面,转入后台舆情追踪系统,开始标记可疑账号的传播路径。马亮接入加密通讯网络,启动境外信道轮询,确保信息通道不被切断。黄杰收起培训手册,静静等待下一步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