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仰光合作方正式确认,下周联合发布行业合规白皮书。新闻稿草稿已准备好,等您签字。”
陆轩接过文件,快速浏览。标题写着《跨国协作中的规则共识:从冲突到共建》。他停下目光,看向其中一段话:“……一次坦诚对话,胜过十次完美执行。真正的专业,不在于规避问题,而在于直面差异并共同解决。”
他提笔签下名字。
“把这个案例编进新员工培训教材。”他说,“告诉后来的人,樊星阁走向国际的第一课,不是打赢谁,而是学会怎么坐下来谈。”
中午,孙明带来财务系统升级的最终报告。所有报备流程已完成自动化归档,每周合规简报生成机制稳定运行。赵宇在总部监控屏上看到,七国节点数据流平稳,无一异常中断。
“系统扛住了。”赵宇在视频会议里说,“新模式不是负担,是骨架。我们现在走得稳,是因为骨头硬了。”
陆轩点头:“接下来,把双周沟通机制推广到其他三区试点。节奏不变,力度不减。”
下午,林娜收到合作方回信。对方技术团队提议,邀请樊星阁参与其内部合规培训分享经验。附言写道:“你们的调整方式,让我们重新理解了‘高效’的定义。”
陆轩看完邮件,沉默片刻,然后召集两人开会。
“他们愿意听我们说话,说明我们不再是外来者。”他说,“下一步,不是被动适应规则,而是参与塑造规则。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规矩的人,还要成为立规矩的伙伴。”
孙明问:“那之前的效率压力呢?还有人议论吗?”
“有。”陆轩坦然,“但议论会越来越少。当结果说话时,质疑自然闭嘴。”
傍晚,陆轩独自留在办公室。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映在玻璃窗上,像一片流动的星河。他合上电脑,目光落在桌上那份白皮书草案。
封面设计简洁,黑色字体压着深蓝底纹,右下角印着双方徽标并列。他伸手抚过纸面,指尖停在“共建”二字上。
手机震动。赵宇发来消息:“欧洲区刚刚完成首轮流程切换,客户评价‘前所未有的清晰透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轩没回复,只是将手机轻轻放在文件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