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测算完接洽总成本,眉头皱得更紧。全面回应所有请求,预计消耗三百四十万,且需抽调三成核心人员投入前期谈判。而当前本地运营公司刚成立,资金储备优先用于系统维护和技术员培训。他把预算红线划在八十万以内,建议只对真正有价值的对象展开接触。
赵宇带领技术组模拟对接场景。他们选取五家A级单位的技术文档进行沙箱测试,结果只有两家系统能实现基础互通。其余均需大规模改造,要么更换硬件,要么重构协议层。他得出结论:短期内无法实现批量接入,必须逐个评估可行性。
马亮完成首轮溯源分析。那五家通过同一中介转发请求的企业,注册时间集中在三个月内,股东结构复杂,但背后都能追溯到同一个离岸基金。该基金名下另有多家科技初创公司,近期频繁参与行业峰会,动作活跃。他怀疑这是竞争对手设下的试探陷阱,目的不是合作,而是摸清樊星阁对外响应的速度和策略偏好。
陆轩听完汇报,回到座位。他手指轻敲桌面,节奏平稳。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刚进一道门,外面就围了一圈人。”他说,“有的想进来,有的想看热闹,有的想把门砸了。”
他决定采取冷处理策略。所有A级对象暂不回复,等待二十四小时后再做下一步判断。B类保持监控,C类反向布控,通过伪装漏洞引诱对方暴露更多行为模式。
“先晾一晚。”他说。
林娜调整归档顺序,将三家可疑单位移入独立监控区。她设置自动抓取程序,一旦对方再次发送信息,立即记录路径并留存证据。同时,她关闭了部分低优先级通知通道,防止信息过载干扰主线工作。
孙明重新分配应急资金。他划出五十万作为预备额度,主要用于可能的合作尽调和法律咨询。其余款项继续锁定在本地运维账户,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影响。
赵宇升级防火墙规则。他对所有 ining 请求增加一层行为验证,要求对方系统完成三次以上有效交互才能进入审批队列。此举能过滤掉大部分自动化探测,也能识别虚假流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亮启动反侦察程序。他在C类请求中植入微量追踪代码,伪装成系统日志碎片,随后续通信返回源头。只要对方调用相关数据,就能反向定位其真实服务器位置。
指挥室内,五人各自忙碌。主控屏上的绿色轨迹仍在延伸,已持续运行十九小时,无一次延迟超标。墙侧的大屏滚动更新着外部联络统计图,曲线呈爆发式上升后趋于平缓,显示出初步管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