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新向开拓遇难题

凌晨四点零七分,陆轩的手指仍悬在触控板上方。屏幕上的任务表没有更新,光标停在“执行优先级”一栏,数字“一级”已经录入,但系统提示三项前置项未完成。

他放下手,转头看向墙侧的实时进度屏。技术对接、政策合规、情报支持三块区域中,只有政策模块亮起微弱绿光,其余两片灰暗。

林娜站在门边,手里多了份纸质文件。“这是初步整理的外资准入条款。”她把纸放在桌角,“能源基建类项目,外企持股不得超过百分之四十九,且必须由本地企业牵头申报。”

陆轩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条文里夹着几处手写标注,字迹工整。他看到第三条时停下:“数据存储服务器必须设在境内?”

“对。”林娜点头,“包括监控日志、调度记录、用户行为分析——所有生成数据都不能出境,除非通过国家安全审查。”

陆轩合上文件,起身拨通内线。“赵宇、马亮、孙明,现在来小会议室。”

五分钟后,四人围坐在椭圆桌旁。灯光调至会议模式,主屏自动同步任务表状态。

“我们卡住了。”陆轩开口,“技术没进展,情报没反馈,财务也没出预算框架。现在距离投标窗口开启还有七十三天。”

赵宇盯着自己的平板。“我查了过去三年类似项目的中标方案。德国那两家用的是标准化安防模块,日本公司主打远程运维响应。但我们想做的——把安防和电网联动控制做闭环——目前全球没有成功案例。”

“不是没有。”马亮说话时目光扫过加密频道指示灯,“郑华提到的失败项目,我刚拿到一份非公开纪要。他们在雨季遭遇连续断电,备用电源切换延迟三秒,导致监控中断,整套系统被判定不合格。”

孙明翻开新打开的财务界面。“前期投入估算已调整到八百七十万。如果加上本地数据中心建设,可能突破一千一百万。而且……”他顿了一下,“按照持股限制,我们需要找合作方,这意味着利润分成、技术授权、责任边界都要重新谈判。”

陆轩问:“最短多久能拿出可演示原型?”

赵宇摇头。“现有算法处理不了负荷突变场景。比如工厂夜间停产,光伏输出过剩,系统必须立刻判断是切离电网还是转入储能。这需要新的决策模型。”

“你能建吗?”

“能,但需要实验数据。”赵宇说,“真实电网波动曲线、历史故障模式、气候影响系数——这些不在公开数据库里。”

陆轩转向马亮。“你那边能拿到吗?”

“正在联系。”马亮手指轻敲桌面,“德国的两个前成员还在确认权限范围。他们所在的研究所参与过东南亚微电网项目,但资料受协议保护。”

“想办法突破协议。”陆轩说,“我们可以不拿原始数据,只要知道他们测试时遇到的关键瓶颈。”

马亮没应声,只是低头在终端输入一串指令,随后关闭屏幕。

孙明再次开口:“就算技术可行,合资结构也会拖慢决策。对方一旦质疑我们的实际控制力,审批就可能被搁置。”

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

1. 技术验证:三个月内完成联动原型

2. 合规路径:两周内确定合作模式

3. 成本控制:总投入不超过九百万

“这不是选择题。”他说,“我们必须进这个市场。从安保服务商变成基础设施共建者,身份变了,话语权才跟着变。”

赵宇抬头:“但如果原型跑不通呢?”

“那就承认能力不够。”陆轩看着他,“然后重组团队,换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