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山外的惊雷

“真的?能……推翻吗?”

“不知道……但既然能讨论,是不是……”

这些交谈往往发生在食堂角落、下班路上、甚至上厕所的间隙,声音压得极低,眼神快速交换,旋即分开,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但那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忐忑,却像电流一样,在知识分子密集的基地里无声地传导。

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希望越大,失望可能越大。多少次政策变动,最终带来的未必是曙光,也可能是新的桎梏。他们既渴望变化,又害怕这仅仅是又一次虚幻的泡影,害怕那刚刚探出头的好奇与期待,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林卫东、徐工,还有性格外向些的马志军,成了一个小型的“信息分析中心”。下班后,躲在林卫东的小屋里,关起门来分析那些支离破碎的信息。

“我看这次不一样!”马志军有些激动,拳头攥得紧紧的,“你们没感觉吗?风向真的变了!都在讲要‘尊重科学’,要‘实事求是’!”

“志军,谨慎点。”徐工总是更稳重,他经历过太多的起伏,“口号是口号,落实到我们这里,谁知道会怎么样?别忘了我们的身份,也别忘了这里的纪律。”他指的是基地特殊的保密性质和长期以来的政治氛围。

林卫东则沉默着。他想起父亲林瀚章,想起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坎坷的命运,想起石师傅那样精湛的工匠也曾被埋没。他内心渴望改变,渴望能够真正放开手脚,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贡献所有才智,而不是在无休止的学习和审查中消耗精力。但他也同样谨慎,基地的与世隔绝和刘代表那依旧严肃的面孔,提醒他现实依旧骨感。

这种期待与恐惧交织的情绪,像一层无形的雾,笼罩着基地。工作照常进行,山洞里的机器依旧轰鸣,图纸上的线条依旧密集,但许多人私下交谈的眼神里,多了些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到那一天。

一份来自上级机关、标着“机密”字样、通过保密通道送达的正式文件,摆在了基地新任政委的办公桌上。与往常下达生产任务或政治学习要求的文件不同,这份文件的内容,如同一声真正的惊雷,瞬间炸响了这潭表面平静的死水!

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

通知的具体内容尚未传达,但“全国科学大会”这六个字本身,就具有石破天惊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