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二重:万法归源

叶秋从容不迫,如同一位博学的导师。他以不同色泽与形态的道纹,分别代表清心丹中几位主药的药性核心——宁神花的“安抚纹”、静心草的“沉淀纹”、合欢皮的“调和纹”等等。然后,他演示这些属性各异的道纹,如何在一个精妙的“丹道循环阵图”中,彼此作用,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最终中和掉彼此的烈性与杂质,完美融合,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宁神静气效果。其阐述之清晰,对药性理解之深刻,对道纹运用之精妙,让那位浸淫丹道多年的真传弟子叹为观止,自愧弗如,主动认输。

第四场,对阵阵峰一位以推演布阵着称的真传。

“叶师弟,阵法之道,在于勾连地脉天象,借自然伟力,形成领域。阵基、阵眼、阵旗,皆为实物,承载灵力流转。你口中所言道纹,虚无缥缈,可能替代这实实在在的阵基,布置出真正有效的阵法?”

叶秋淡然一笑:“道纹是理,是规律,是构建万物的底层代码。阵基是器,是载体,是承载和放大‘理’的工具。器以载理,而明理之后,自可优化器,甚至创造新的器。” 他言罢,并指如笔,以自身精纯灵力为墨,虚空舞动。顷刻间,一座结构完整、灵光流转的微型聚灵阵,凭空出现在众人眼前!然而,这座阵法并无任何实体阵基、阵旗,其所有能量节点与连接线路,完全由纯粹而稳定的道纹凝聚构筑而成!阵法运转间,汲取周天灵气的效率,竟比使用标准制式阵基布置的同类型阵法,还要隐隐高出少许!

“阵道之根本,在于对天地能量运行规则的理解与运用。而此规则,便是这世间最宏大、最基础、也最精密的‘道纹’!”叶秋声音朗朗。那位阵峰真传默然凝视那座纯粹由道纹构成的阵法良久,脸上露出复杂无比的神色,最终长叹一声,心悦诚服:“叶师弟已得阵道真谛,窥见本源……我不如也。”

连败四人!台下围观弟子,早已从最初的喧哗议论,变得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剩下的三名真传,面色凝重到了极点,眼神中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如临大敌的严肃。

第五场,符峰真传上场,欲论符箓之本,言其乃沟通天地、封存神通之桥梁。叶秋仅以一句“符箓,不过是提前绘制、固化特定道纹,使其在特定条件下激发能量的载体罢了”,并以道纹当场模拟出数种常见符箓的效果,便让对方哑口无言,黯然认输。

第六场,体峰真传上场,欲论气血运行、肉身成圣之玄妙。叶秋甚至未等对方完全阐述完毕,便直接点出其修炼功法中,几处极其隐蔽、连其师尊都未必察觉的气血运转潜在隐患,并当场给出了基于“力之纹”与“御之纹”理论的、更加高效安全的优化运转路线。那体峰真传初时惊疑,稍作尝试后,顿时骇然失色,旋即转为无比的感激,对着叶秋深深一拜,主动认输。

七战,已胜六场!

最后一场,压轴之人,乃是主峰一位修为已达假丹境巅峰、道基最为深厚的师兄,名为玄明。他气息沉凝如山岳,目光睿智而平和,并未针对任何具体法术或技艺发难,而是从宏观道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质疑:

“叶师弟,你连战六场,口口声声,万物皆有其纹,万法皆可析纹。此论固然新奇,亦有其独到之处。然,古之贤者有云:‘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等修行,追求的乃是那最终的‘至简’之境,返璞归真。师弟如此执着于解析万物之‘纹’,沉浸于这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中,岂非是舍本逐末,背离了大道至简之根本宗旨?与那缘木求鱼,何异?”

此言一出,切中肯綮,直指叶秋道纹理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台下众多弟子,包括许多长老,都不由得暗自点头,觉得玄明师兄此言,问到了关键之处。就连端坐高台的云珩真人,目光也微微闪动,看向叶秋。

小主,

面对这最终、也最犀利的诘问,叶秋非但没有慌乱,反而缓缓站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澄澈而自信的微笑。他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疑惑、或期待的脸庞,清越的声音如同玉磬,响彻云海:

“玄明师兄所言‘大道至简’,乃至理名言,叶秋深以为然。然,师兄此言,是知其一,或许……未知其二。”

他顿了顿,让话语在众人心中回荡片刻,才继续道:“‘大道至简’,乃是其最终的归宿与境界,如同河流终将归于大海。然,我辈修士,诞生于此,修行于此的,恰恰是这由‘至简’之道所‘衍化’出的‘至繁’之世间!我等修行之路,从懵懂入门,到攀登高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从‘繁’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最终求取那个‘简’的漫长过程!”

他抬起右手,掌心向上,神识微动。刹那间,成百上千个结构各异、闪烁着不同微光的基础道纹,如同夜空中骤然亮起的繁星,密密麻麻地浮现在他掌心上空,缓缓旋转,散发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