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异,根基如此。”王道长见叶秋“认错”,语气稍缓,“然则,灵根优异者,感气易,引气快,炼化精,周天运转自然迅捷。如你这般五行混杂……需较常人付出数倍心力,方能有微弱气感,进展缓慢,亦是常理。”他终究还是点出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意在让叶秋认清自身处境,打消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踏实修行。
叶秋仿佛没有听出话中的沉重意味,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总结道:“也就是说,这《引气诀》本身,就像一件均码的衣服,可能谁都能穿,但未必每个人都合身,最合身的,可能需要……量体裁衣?”
王道长被这个比喻说得一怔,下意识想反驳,却又觉得似乎有几分道理,只能含糊道:“功法乃大道基石,自是完美……呃,至少对入门者而言,乃是圭臬,不可轻侮。”他差点说漏嘴,毕竟他自己修炼的也是这《引气诀》的进阶版,深知其局限。
叶秋不再发问,目光重新落在那枚记载着《引气诀》的玉简上,眼神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但在那平静的眼眸深处,王道长未曾察觉的地方,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叶秋强大的神魂正在以《引气诀》的“官方模板”为蓝本,结合自身“五行混沌灵根”对灵气无属性亲和的特性、对人体经脉网络的精确三维模型、以及对能量运行最高效率的物理法则理解,飞速推演、构建着一个全新的、高度个性化的行气模型。
王道长传授的,是遵循古法、代代相传的“道”,是此界修行文明的积淀。
而叶秋学习的,却远不止于此。他是在解析这“道”背后的“理”,是在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审视、去解构,乃至在内心悄然开始……重构这条修行之路的起点。
一个是为师者倾囊相授的谆谆教诲,一个是被授者内心掀起的、无声的革命。这清晨的庭院中,阳光透过薄雾洒下,看似和谐的传道场景下,涌动着认知层面的巨大鸿沟。
王道长见叶秋终于安静下来,便开始详细讲解感应灵气的呼吸法门、意念存想的技巧,以及修行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幻象、禁忌等。
叶秋依旧听得极其认真,将所有的“注意事项”和“标准流程”一丝不苟地记下,如同记录最严谨的实验参数。
只是,在他那浩瀚如烟的神魂图书馆中,一个名为【《引气诀》分析报告】的文件正在飞速生成,其内容不仅包括了功法原文、王道长的讲解,更附带了详细的能量损耗分析、效率评估、结构优化建议,以及一个名为【叶秋定制版·引气初解(理论模型)】的文件夹,正在悄然建立。
王道长不会知道,他今日传授的这套最基础的功法,在这个五岁孩童的心中,已然被拆解成了最原始的代码,并且,即将被重新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