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前往新宁机场

高耸的航站楼玻璃幕墙大面积破碎,黑洞洞的窗口后隐藏着无数阴影。

跑道上,除了飞机残骸,还有废弃的车辆、散落的行李以及各种游荡的丧尸。

林禹必须夺取这里。

首先,他们的补给已捉襟见肘。装甲列车的运力有限,难以维持长期作战和队伍扩张。

只有掌控新宁机场那足够起降大型运输机的漫长跑道,才能建立一条高效的生命线,通过系统空投或降落,获得他们急需的重型装备、弹药、药品和食物,彻底解决补给困境。

其次,机场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战略据点。

它位于郊区,相对独立,与人口密集的市区保持了一段安全距离,减少了被大规模尸潮直接冲击的风险。

其广阔的占地面积、现成的围栏、坚固的航站楼和机库,稍加改造就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军事基地和前进中转站,提供远比列车更优越的休整、维修和扩展空间。

第三,正是这三十公里的距离,提供了完美的战略纵深。

一旦占领机场,他们便能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清扫零散威胁,通过广播召集并庇护幸存者,逐步恢复秩序和组织生产,积累力量,为最终向市区进军。

“曙光号”喷吐着黑烟,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驶向那片蕴含着无限可能、也布满重重危险的战场。

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如同战鼓,敲响了新一轮争夺战的序幕。

...............................

“曙光号”最终在一段铁轨上停了下来。

此地距离新宁北站仅十公里,且铁轨旁恰好有一片坚实的开阔地,非常适合作为临时卸载场,车辆一旦卸下即可迅速转入平行的公路网,直扑机场。

此刻,林禹看向车上的时钟已指向晚上十点。

夜色浓重,视野能见度极低,仅有车头大灯划破黑暗。

未知的环境和潜在的威胁在黑暗中成倍放大。

林禹透过车窗凝视着无边夜幕,随即利用列车上的通讯装载向列车长高云下达命令:“通知下去,今晚就地休整,警戒由快速反应排的战士们负责,其他人养精蓄锐,明日清晨七点,准时行动。”

小主,

他顿了顿,补充道:“通知李光鹏(步兵班班长)、赵林(机械化步兵排排长)、王峰(快速反应排排长),以及各车厢主要指战员,包括你,三十分钟后指挥车厢集合,我们开个小会。”

命令迅速传遍列车。

三十分钟后,指挥车厢内灯火通明。

一张详细的新宁机场及周边区域地图被铺在中央桌面上,众人围拢四周。

林禹首先明确了夺取机场的战略必要性,特别强调了一点:“机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跑道和起降能力。这是我们未来的生命线。此次行动,必须尽最大努力避免对跑道、滑行道及关键导航设施造成破坏。

随后,各指战员就侦察情报(基于旧地图和有限观察)、敌情预估(丧尸分布、可能的其他威胁)、卸载顺序、进攻路线、火力配系、预备队使用以及通讯协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随着众人的商讨,特别军事行动方案也随即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