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清剿周边地区

歼-16的精准轰炸如同一声发令枪响,拉开了新宁基地周边大规模清剿行动的序幕。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一场融合了现代化侦察体系、精准火力打击与精锐地面部队协同的清剿战全面展开。

旅指挥部成为了行动的大脑。

周岳参谋长坐镇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融合了来自多源的情报。

数架侦察型无人机(包括旅属和“曙光号”装甲列车起飞的)持续在高空盘旋,提供广阔的战场实时动态监控。它们首先精确标定了剩余四个丧尸聚集点以及更多零散小股尸群的位置、规模和移动趋势。

武直-19侦察直升机凭借其优异的低空性能和强大的传感器(光电吊舱、雷达),对复杂地形(如建筑废墟、树林)进行细致侦察,进一步确认目标,并排除虚假信号,同时监视是否有特殊变异体存在。

数支乘坐“山猫”全地形车的地面侦察小队被派出。

他们胆大心细,利用车辆的高机动性抵近侦察,验证空中情报的准确性,并详细记录地形、障碍物以及最佳进攻路线,为地面部队推进提供第一手资料。

所有情报数据通过数据链实时汇总至指挥部,经过情报参谋们的分析处理,生成一张透明的综合战场态势图。

火力打击命令随即根据这张态势图下达:

对于最大的两个聚集点,以及疑似有坚固掩体(如地下车库)的目标,“曙光号”装甲列车再次发出怒吼。

203mm重炮的炮弹沿着修正后的弹道,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落下,巨大的动能和爆破威力足以摧毁大多数工事并将范围内的丧尸彻底粉碎。

每一次炮击,都让远在机场的人们感到脚下大地的微颤。

A-10“疣猪”攻击机双机编队多次出动。

它们凭借着优异的低空低速性能和那门恐怖的30mm GAU-8“复仇者”机炮,对中大型尸群进行了堪称残忍的扫荡。机炮的轰鸣声如同死神的咆哮,贫铀穿甲弹轻易撕碎任何血肉之躯。

它们还发射了“小牛”导弹,精确点名了数个被标记的强化型或特殊变异体。

歼-16战斗机执行了第二轮打击,这次主要针对经过确认的、存在高价值(高威胁)目标的小区域。

它投下的激光制导炸弹(LS-500J)和空对地导弹(KD-88)以极高的精度摧毁了关键点,有效避免了火力浪费并减少了附带损伤。

武直-10武装直升机中队是战场上的常客。

它们以双机或四机编队的形式,在各个打击区域巡逻待命。

一旦发现漏网之鱼或新的小股尸群,立即予以消灭。

它们的火箭弹巢和反坦克导弹构成了中低空的无情火力网。

空中突击火力营的“山猫”120mm自行迫击炮和107mm自行火箭炮也前出部署,在安全距离上建立临时发射阵地。

根据前方传回的坐标,它们迅速提供猛烈的曲射火力支援,特别是对付隐藏在反斜面中的尸群效果极佳,打完立即转移阵地,机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