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AC-130J“幽灵骑士”炮艇机,提供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持续精准火力护盾”。
空中突击群:旅属及加强的武直-10攻击直升机群,负责低空压制、近距离支援和巡逻护航。
超过六十架的直-20通用直升机和直-8G运输直升机,构成兵力投送与伤员、幸存者撤离的“生命线”。
地面力量:空突旅自身精锐的步兵,以及配属的两个内卫步兵团,负责巩固安全区、维持秩序和协助大规模转运。
特业分队:旅属侦察营配备更先进的城市战侦察装备和无人机、电子对抗分队确保通讯畅通,并尝试干扰可能影响尸群聚集的特殊变异体信号、以及加强的医疗分队。
作战计划被细分为数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紧密围绕着“发现-接近-清理-救援-转运”的核心流程。
行动日,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在内陆数个隐蔽的前进机场,巨大的旋翼开始切割潮湿的空气,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探照灯的光柱在黑暗中扫过,映照出一排排整装待发的钢铁巨鸟和面容坚毅的士兵。
顾卫国站在指挥车前,无需扩音器,他那经过无数次战火淬炼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频道:“空突旅的同志们!我们即将奔赴的,不是一场单纯的征服之战,而是一场拯救之战!”
“在我们的目标区域,有成千上万的同胞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记住,你们的速度,关乎生死,你们的精准,关乎存亡!”
“现在,我命令,行动,开始!祝凯旋!”
“登机!”
随着命令,士兵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快速而有序地涌入直升机的舱门。
他们不仅携带了标准的步枪、机枪和狙击武器,还额外配备了大量的破拆工具(液压钳、撞门锤)、爆破索、医疗物资、担架,以及用于标记安全区域和引导直升机的荧光棒、烟雾信号剂。
庞大的混合编队迅速在夜空中组成,朝着预定的目标——青云山机场及周边区域扑去。
编队飞行高度极低,充分利用地形雷达规避地面可能存在的威胁,引擎的轰鸣被刻意控制在战术允许的最低限度,以求达到最大程度的突袭效果。
小主,
“尖刀呼叫旅部,编队已通过导航点,预计八分钟后接触目标区。”
“空中掩护编队已前出侦察。”
“旅部收到。”
顾旅长再次强调:“优先确保着陆场安全,随后立即展开对周边标志性建筑的侦察与救援,动作要快!”
就在直升机编队即将进入目标空域时,后方预设阵地的旅属炮兵群和加强的远程火箭炮对机场外围几处预先标定的、尸群高度密集的区域进行了短暂而猛烈的急袭。火光在远处的地平线上连续闪烁,拉开了战役的序幕。
这既是为了清除可能的集结尸群,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和扰乱机场核心区域的注意力。
“护航组注意,分散队形,压制跑道及周边可见威胁,掩护机降!” 武直-10编队如同离弦之利箭,率先脱离运输编队,扑向机场。
机首23毫米机炮发出短促而有力的“咚咚”声,将跑道上零星游荡的丧尸精准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