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川团队以为味觉危机已经解除时,华尔街突然陷入了一场声音风暴。道琼斯指数的数字开始按照爵士乐节奏跳动,纳斯达克的交易代码自动押韵成嘻哈歌词,最诡异的是美联储的新闻发布会——主席每说一句话,背景就会自动响起对应的电影配乐。
检测到听觉污染,∫符号的光轨在空中震荡出可见的声波,金融市场正在被音波经济学入侵。
情况变得震耳欲聋。那些被声音控制的交易员们发明了声纹分析法:高音区对应科技股,低音区代表价值股,中音区则是债券市场。更夸张的是,他们开始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节奏执行大宗商品交易,用泰勒丝的流行歌曲管理投资组合。
他们在构建声波量化模型薇薇安的平板自动播放着交易员们的语音备忘录,连巴菲特的年度致股东信都是通过一首乡村音乐发布的。
团队在音波污染最严重的林肯中心找到了王阿姨——她的煎饼摊已经升级为移动录音棚,每张煎饼都在特定的频率下煎制,发出令人愉悦的滋滋声。
问题变得悦耳了,王阿姨调整着煎锅的共振频率,这次连听觉都要被金融奴役了。
首次声波维度的探索让团队体验了什么叫听觉经济学。在变异的声音金融世界里:
· 每只股票都有独特的声纹签名
· 市场波动与声波的振幅直接相关
· 交易员们用耳朵的敏感度进行高频交易
· 连这个概念都能通过音量大小来体现
必须用最纯粹的声音对抗电子合成音。赵大爷的行军锅开始发出古老编钟的悠扬回响,锅里的汤随着音波微微震动。
战斗在听觉层面激烈展开:
· 莉莉丝的塔罗牌变成了声波频谱分析仪
· 苏杭的京剧代码能发出净化心灵的共鸣频率
· 伯纳德的黑雾能吸收刺耳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