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立刻调动算力,基于∫符号提供的线索进行暴力破解。古老的加密方式在现代算力(尤其是掺了混沌算力的)面前很快败下阵来。
一小段被深度删除、却又因某种执念或系统bug未能彻底清除的数据碎片,被成功还原,展现在众人面前:
【日期:1997-07-01】
【操作员:D.Santos】
【日志:应要求,对“先知”模型预演的泰铢攻击时间点进行微调,从预设的07-02 09:30:00调整为07-02 10:15:00。依据:无法解释的规则扰动预警(附件:扰动频谱分析.pdf)。备注:此调整未经模型委员会批准,记录为校准测试。】
【附件状态:已标记删除(清除失败?)】
短短几行字,却蕴含着爆炸性的信息!
金橡树不仅提前预知了攻击(“先知”模型),甚至还根据某种“规则扰动预警”(很可能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或者发现的漏洞),微调了攻击发生的具体时间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偷看未来了,这是直接上手操纵历史事件的进程!
而桑托斯当时就对此提出了异议(未批准),并留下了记录(清除失败)!
小主,
“太好了!”陆川眼中放光,“继续挖!把所有这些‘清除失败’的历史垃圾都给我挖出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团队如同数字考古学家,在金橡树庞大的数据坟墓里,小心翼翼地挖掘着那些被试图掩盖的碎片。
他们找到了更多可疑的“微调”记录:关于印尼盾、关于港币…每一次“先知”模型的预演和实际攻击之间,都存在些微的、无法用“模型误差”解释的、人为的“校准”。
他们找到了一些被删除的内部通讯片段,显示高层如何向“经济规律幽灵”小队下达模糊指令,如何掩盖异常数据。
甚至他们还挖到了一份被多次删除又多次因系统同步延迟而残留的、“幽灵协议”的早期测试版草案,里面冷冰冰地描述了如何利用规则漏洞“修剪”时间线分支,以获取“最优收敛结果”。
这些数据碎片单看可能只是些程序日志和通讯记录,但拼凑起来,却隐隐指向一个可怕的真相:金橡树的“永恒计划”,早在1997年就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恶劣的实践!而那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其精准和残酷的背后,很可能就有金橡树这只黑手在暗中进行“微调”和“优化”!
薇薇安想要清除的,就是这些足以将金橡树拖入万劫不复之地的铁证!
“差不多了。”陆川看着莎拉整理出来的、足以让任何金融监管机构爆炸的“黑材料汇编”,脸上露出了资本家看到破产报表般的“愉悦”笑容。
“老大,我们直接匿名发给证监会?”伯纳德兴奋地摩拳擦掌。
“蠢!”陆川白了他一眼,“那叫同归于尽!而且证据链还不完整,容易被反咬一口。我们要的是让他们疼,让他们乱,让他们内部崩溃,不是把自己也送进去。”
他顿了顿,露出一个更狡猾的笑容:“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合规’地、‘不小心’地,‘泄露’给公司内部最‘关心’它们的人。”
“谁?”
“所有‘永恒计划’的参与者,以及…他们的竞争对手。”陆川解释道,“金橡树内部绝非铁板一块。‘永恒计划’带来的巨大利益,分配不可能绝对公平。总有人拿得少,总有人被排挤,总有人会对过去的‘黑历史’感到不安。我们要做的就是点燃这些猜忌和恐惧。”
“莎拉,把这些碎片,用不同的匿名节点,伪装成‘系统自动备份残留’、‘老旧数据归档迁移错误’、甚至‘桑托斯遗留后门程序自动发送’,精准地投递到一些人的私人工作邮箱或者加密空间。”
“目标名单我想想:几个即将退休、可能知道内情但又对现状不满的老董事;几个和薇薇安不对付、想争夺‘永恒计划’主导权的实权高管;几个以‘道德洁癖’着称的独立风控官;甚至…可以给威廉也发一点模糊的,敲打敲打他。”
“记住,内容要真假参半,关键处要模糊,要留下‘让人细思极恐’和‘自行脑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