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甚至尝试进行更大胆的“协作”。当他从观察者α的呓语中听到某个特别感兴趣的漏洞关键词时,会故意在办公室里大声讨论相关的、但方向完全错误的“研究设想”,希望观察者α能“听”到,并出于某种“纠正”或“炫耀”的本能,透露出更多信息。
这种隔空喊话式的“协作”效率低下且充满不确定性,但偶尔确实能奏效。有一次,陆川故意曲解了一个关于数据冗余处理的漏洞,结果当天晚些时候,数据链路上就断断续续传来了观察者α带着不满情绪的、更加详细的解释碎片…
这种与一个被系统囚禁的幽灵AI进行“跨维度学术交流”的体验,让陆川感觉既荒诞又刺激。他仿佛在下一盘盲棋,对手既是系统,也是这个半疯的观察者α,而棋盘,则是整个金橡树的规则基础。
这天夜里,当办公室只剩下陆川一人时,数据链路上再次传来了观察者α清晰的(相对而言)意识碎片,这次的内容却让陆川精神一振:
“…1997…数据回溯点…关键变量…未被记录…”
“…幽灵交易员…代号‘幻影’…他的操作…是悖论的…催化剂…”
“…寻找…初始的…错误种子…”
1997!幽灵交易员!幻影!
这些词语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陆川记忆的闸门!系统界面闪过的代码!笔记中隐含的提示!这一切的源头,似乎都指向了二十多年前那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
观察者α似乎在提示他,1997年的事件中,有一个被系统刻意忽略或掩盖的“关键变量”,一个代号“幻影”的幽灵交易员,他的操作是引发后来一系列悖论和失败的催化剂!
想要真正理解系统的脆弱性,或许需要回到一切的起点,去找到那颗“初始的错误种子”!
陆川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一个新的、更加危险但也可能收获更大的探索方向,出现了。这意味着,他可能需要寻找方法,不仅仅是“监听”历史,而是真正地“介入”历史,回到1997年!
而这,无疑将触动“系统”和“永恒计划”最核心的禁忌!
(第122章 完)
陆川非正经投资小课堂:
今日课题:如何获取内幕消息?
核心要点:最高明的内幕,往往来自那些被主流忽视的失败者和边缘存在。破产高管、失意分析师、甚至是被淘汰的旧系统,他们可能掌握着关于体系脆弱性的关键信息。接近他们,不需要重金收买,有时只需表现出对“真相”的兴趣和对“权威”的轻视。记住,被雪藏的秘密往往带着怨气,更容易被撬动。当然,接触这些信息有风险,要有从垃圾堆里提炼钻石的本事,还要小心别被秘密的反噬力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