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电机先是发出一声轻微的启动声,随后转速逐渐稳定,发出均匀的低鸣。主轴带着坯料慢慢转动起来,转速不快,每分钟大约三十转,这样方便观察切削过程。齿轮咬合的“咔嗒”声清脆有力,没有丝毫卡顿,说明之前的调试很成功。
“刀架进给!”李铮喊道。
孙小虎立刻转动刀架的手摇轮——这是他之前参与改进的省力杠杆,现在摇起来格外顺手。随着摇轮转动,铣刀缓缓靠近坯料,当刀刃接触到钢材的瞬间,发出“沙沙”的切削声,细小的金属碎屑顺着刀刃滑落,落在工作台上,闪着银白色的光。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切削处。老周忘了坐下,身体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攥成了拳头;王铁锤走到李铮身边,目光在刀具和坯料之间来回移动,生怕出现意外;几个年轻工人踮着脚,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铮的眼神格外专注,左手扶着刀架,右手轻轻调整摇轮的速度,控制着进给量:“切削速度不能太快,每分钟进给五毫米最合适,太快了刀具会发热,太慢了效率低。”他一边操作,一边给周围的人讲解,“大家看,金属碎屑是卷曲的,说明切削角度没问题;要是碎屑是碎渣,就说明刀具角度偏了,得调整。”
孙小虎凑得最近,看得最清楚——卷曲的碎屑像小弹簧一样,落在手里还有点发烫,他小心地捏起一块,放在眼前看了看,又赶紧放回工作台,生怕影响李铮操作。
十分钟后,第一遍切削完成。李铮关掉电机,主轴慢慢停下,作坊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大家的呼吸声。他拿起卡尺,先测量了坯料的厚度——原本十毫米厚的坯料,现在变成了八毫米,误差只有零点一毫米,完全在合格范围内。
“厚度没问题!”李铮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又测量了零件的长度和宽度,“长度十五毫米,误差零点零五毫米;宽度八毫米,误差零点零三毫米!都合格!”
“太好了!”王铁锤第一个欢呼起来,一把拍在李铮的肩膀上,力气大得让李铮踉跄了一下,“我说啥来着,咱们肯定能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