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串密码不仅是开启设备的钥匙,还是唤醒程序的第一段指令。只要完整输入后续部分,就能激活某个沉睡状态的系统。
“它们不是来攻击的。”他说,“是来传递信息的。”
话音未落,整个潜艇猛地一震。警报声刺破舱室,声呐画面自动弹出。前方三千五百米处,一个巨大轮廓正缓缓移动。体型远超普通海兽,能量读数持续攀升。
秦川放大小地图,调取历史档案对比外形特征。头部弧度、背鳍分布、尾部摆动频率——全都吻合一份三十年前的观测报告。
“初代海皇牙。”他低声说。
那东西没有靠近潜艇,也没有发出任何信号。它只是在那里,缓慢前行,像一座移动的山体压向海底深处。
猫老大从台上跃下,站在他脚边,毛发依然竖立。它仰头看着秦川,眼神清醒,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紧迫感。
秦川拿起通讯器,准备呼叫备用潜水单元。可就在按下按钮前,他停住了。
水母群为什么留下密码?组织为什么要通过生物载体传递信息?那个沉睡的存在,真的是父母当年研究的目标吗?
他放下通讯器,转而打开图鉴的加密文件夹。里面存着从沉船带回来的所有资料:日志残页、录音片段、协议扫描件。他一条条翻阅,重点标记出所有提到“调节”“平衡”“锚点”的句子。
二十分钟后,他站起身,走到观测窗前。
外面漆黑一片,只有声呐还在追踪那个巨大阴影。距离正在缩短,速度没有变化,但方向似乎有所偏移。
“它不是随便游动的。”他说,“它在走一条固定的路线。”
猫老大走到他身边,也望向窗外。片刻后,它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叫声,前爪拍向控制台的导航屏。
秦川看过去,发现它指的是海底地形图。在初代海皇牙行进路径的下方,有一片区域显示为异常凹陷。结构轮廓不像自然形成,倒像是人工建筑的顶部。
他放大坐标,输入沉船刻痕中最后那句话的位置参数。两组数据重叠在一起,指向同一个地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协议废墟之下。”他念出那行小字。
猫老大又叫了一声,这次声音更急。它跳上控制台,用爪子划过屏幕,把密码序列拖到地图上方,尝试与地形匹配。
当最后一个符号落下时,系统自动识别出一组新的坐标。位置不在沉船附近,也不在当前海域,而是在更深的海沟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