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梧桐匠心化危局 擢升副处启新篇(上)

当双方代表在那厚厚的协议文本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定格。紧接着,他们交换文本,并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握手,不仅是双方合作的象征,更是对彼此信任和期待的一种表达。

此时此刻,会场内的掌声愈发响亮,如同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奏响了成功的旋律。这个一度陷入僵局、牵动各方神经的重大项目,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而它所采用的创新的“云川模式”,也必将成为后来者可资借鉴的范本,为更多的合作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会议结束后,科恩集团的戴维特意走到陈临海面前,主动伸出手,用带着口音的中文真诚地说:“陈秘书,非常感谢!你的智慧和远见,让我印象深刻。与你合作,是我们的荣幸。”

“戴维先生您太客气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陈临海与他握手,谦和地回应。

看着戴维离去的背影,站在一旁的凌云峰激动地低声道:“陈秘书,成了!真的成了!要不是您……”

陈临海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凌主任,是你们的方案扎实,工作到位。回去好好总结,‘云川模式’这个品牌,要把它打响。”

回省城的车上,宋敬坤难得地没有闭目养神,而是对陈临海说:“今天这个局,破得漂亮。不是靠压,而是靠疏,靠引导。你开始懂得如何驾驭复杂的局面了。”

“是省长您掌舵掌得好。”陈临海恭敬地说。

宋敬坤笑了笑,没再说话,目光投向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眼神中充满了期许。

云川项目的成功,如同一声响亮的春雷,在省内的经济战线和环保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陈临海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也通过各种渠道,在一定的圈层内传播开来。他的名字,不再仅仅与“宋敬坤秘书”这个身份挂钩,更开始与他自身所展现的能力与价值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在云川捷报传来的同时,另一场考验,也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