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站起身,点了点头:“我是刘川。你是苏晓梅同志?”
“是的,刘司令员您好。”苏晓梅落落大方地伸出手,与刘川轻轻一握,她的手劲不小,显示出并非娇生惯养之人。
两人在小土坡上找了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坐下,中间隔着一段礼貌的距离。初夏的微风拂过,带来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短暂的沉默后,还是苏晓梅先开了口,她微微侧头看着刘川,嘴角带着一丝浅笑:“刘司令员,您在山东打的那几仗,我们虽然在延安,也都听说了。打得真漂亮,特别是全歼关东军那两个师团,大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刘川谦逊地摇了摇头:“那是全体指战员英勇奋战,根据地人民全力支援的结果,我个人没什么。倒是你们在后方,搞生产,做群众工作,同样辛苦。”
“分工不同而已。”苏晓梅的语气很坦然,“比起你们在前线流血牺牲,我们做的这些算不了什么。我父母当年就是在苏区反‘围剿’时牺牲的,我深知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每一份力量都至关重要。”
听到她提起牺牲的父母,刘川的神情肃穆了一些,他看向苏晓梅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理解和敬意:“烈士后代,更不容易。你现在在妇委工作?”
“嗯,主要负责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支援前线,也做一些妇女权益保障和教育工作。”苏晓梅介绍起自己的工作,眼神里透着专注和热情,“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把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动员起来,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我们在组织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也鼓励她们识字、学文化,摆脱封建束缚。”
刘川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这项工作确实重要。我们在山东也深有体会,根据地要巩固,离不开妇女姐妹的支持。她们不仅是后勤保障的重要力量,很多工作也离不开她们。”
“是啊!”苏晓梅似乎找到了共鸣,话也多了起来,“我们不能仅仅把妇女看作是被保护的对象,更要把她们看作是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只有妇女真正解放了,我们的社会才算真正进步了。”
刘川有些惊讶地看了苏晓梅一眼,没想到她对问题能有这样的认识深度,不禁赞同道:“你说得对,很有道理。看来你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