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问道:“那北平方向的部署怎么办?要不要围而不打?”
刘川点头:“对,以一部兵力对北平形成包围态势,主力迅速东进,解决天津。同时,政治部门要加紧工作,争取傅作义起义。”
刘亚立即开始记录要点:“我建议,以第一、第二、第六纵队和装甲主力、炮兵大部组成攻津集团,由韩楚同志统一指挥。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纵队对北平进行战略包围,由肖光同志负责。第八、第九纵队作为总预备队。”
谭正接着说:“我马上组织对傅作义的争取工作。听说他的女儿傅莹思想进步,也许可以从这里打开突破口。”
“好,”刘川最后总结,“就这么定了:先打天津,围困北平,政治争取和军事压力并举。各部门立即开始准备,三天后发起天津战役,”
会议结束后,刘川单独留下聂政委:“政委,我还有个想法。打天津要快,但更要巧。我准备组织一个精干的侦察分队,提前潜入天津,摸清敌人的布防情况。”
聂政委会意:“你是想让‘老猫’去?”
刘川点头:“对,他的侦察团最擅长这个。另外,通知梁中玉和朱锐,我要和他们研究步炮坦协同攻城的具体方案。”
“好,我这就去安排。”
走出指挥部,刘川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天津,是华北战局的关键。他知道,这一仗不仅关系到平津的解放,更将影响整个中国战场的走向。
“傅作义,现在轮到你了。”他轻声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