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女眷不方便外见。
此刻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宁国府正堂隔壁伫立,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尤氏、李纨、迎春姊妹也皆在一处候着。
身为国公夫人,一品诰命,乃宁荣两府地位最尊的贾母,曾陪伴丈夫贾代善,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风霜雨雪。
她倒不至于露了慌腔,若是连她都胆怯,这一屋子年轻女孩儿、奶奶、太太们更没主意了。
且贾家即便不如老国公在世时风光,至少丈夫把人脉留下了!
与贾家世代友好的几家勋贵里,那不还有江南甄家、北静王、南安王在背后支撑,真要闹到贾家没法收尾的时候,他们必定不会坐视不管。
想来。
就算跋扈顽劣的忠顺亲王真是借赔礼为由上门挑事,翻了天也就教训辱骂。
贾母心中镇定思忖良久,已是把最坏的几个结果都盘算一遍,自然希望贾家与忠顺亲王能化干戈为玉帛,莫要结下死仇最好。
…
话分两头。
等众人跪拜请安后,轿子里身形放浪的李洵总算端正了坐姿,摆了摆手:
“不必多礼。”
接着刘长史越俎代庖,直跳过贾家,指点侍卫们把六十六抬箱子都搬进宁国府正堂《宁寿堂的外院》。
瞧得贾家诸人睁大了眼睛,随着箱子移动目光。
乖乖,那么大个长方箱子,一个就能藏身半大少年,还是六十六抬,要装多少金银珠宝。
换成银子,怎么也能有二三十万两吧?
须臾。
多余的侍卫、其它随行人员就在宁国府外石狮子边候驾,只派十二名侍卫进宁府内,由傅指挥安排侍立在,宁寿堂外面保护李洵。
刘长史见安排停当,这才提起官袍,保持仪态小跑着来到李洵尊驾边上:
“都妥当了,请王爷下轿。”身后立即有两个太监跪行过来,脸儿贴地,趴在青石路上,充当人形脚垫。
纵然是极致奢华的贾家,也没有这般享受,当然明面上没有,私下贾珍、贾赦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