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澄怀初立志

廊下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晃,光影在地上忽明忽暗,映得他的影子也跟着颤抖。他想起孔先生说的“星象主世事”,想起《甘石星经》里“荧惑守心,主大凶”的记载,想起去年冬天观测到的太白昼现——那颗金星在白日里异常明亮,当时他就觉得心惊,果不其然,开春后秦国就大举进攻韩地,杀了上万人。

可那些星辰明明能预示兵戈,为何不能阻止这人间的苦难?

他想起流民中那个瘸腿的汉子,说他们村里的壮丁全被抓去当兵,回来的只有三个,还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想起那个喂奶的妇人,丈夫在战场上死了,她带着两个孩子逃出来,小女儿在路上饿死了;想起那个死去的三岁孩童,到死都没尝过一口甜水。

这些,难道都是星辰早就注定的吗?

“星象能知吉凶,却不能改吉凶吗?”尹喜对着夜空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叹息。天上的星辰依旧闪烁,北斗的斗柄指向北方,预示着寒冬将至,可它们看起来那么遥远,那么冷漠,仿佛只是一群旁观者,看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无动于衷。

恰在此时,夜空划过一颗流星。

那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像一把燃烧的扫帚,从东方天际划过,转瞬即逝,快得让人来不及许愿。尹喜猛地站起身,盯着流星消失的方向,忽然想起孔先生临走时留下的那句话:“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道是有规律的,不会因为明君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暴君而消亡。星辰的运行,四季的更迭,本就是无情的规律。可人之为人,不就是要在这无情的规律中,寻一份有情的坚守吗?

尧帝时,洪水滔天,大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商汤时,大旱七年,汤王亲自祈雨,以己为祭,感动上苍。他们不也懂得天道无常吗?可他们没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对抗苦难。

尹喜的心跳忽然快了起来。他转身跑向书房,脚步踩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追赶什么。

书房里还亮着灯,尹虔刚处理完公文,正在整理《甘石星经》的竹简。见儿子闯进来,他有些惊讶:“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

尹喜没说话,径直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帛布,研了墨,拿起毛笔。他的手还有些抖,墨汁滴在帛布上,晕开一个小小的黑点,像一颗陨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