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一个棘手的难题,跨系统办案的巨大阻力!

“二十年……”林渊重复了一句,像是有些感慨,“那您可是咱们市纪委的‘活字典’了。我正好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想听听您的看法。”

石令连忙道:“林书记您说。”

“我今天接手信访室,看了看积压的案卷,发现一个现象。”林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很多信访件,都牵扯到其他部门,尤其是……一些强力部门。这些案子,最后大多都成了悬案,不了了之。我就想问问,是不是我们纪委在查办这类跨系统的案子时,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难?”

他没有提公安局,没有提曹坤,更没有提邓毅。他只是将一个普遍性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抛了出来。

听到这个问题,石磊浑浊的眼底,似乎有什么东西闪动了一下。他沉默了片刻,才用一种近乎陈述事实的平淡口吻说道:“林书记,您说的困难,一直都存在。我们称之为‘部门壁垒’,或者说,‘程序性障碍’。”

“程序性障碍?”林渊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对。”石磊推了推眼镜,常年办案形成的逻辑习惯让他开始不自觉地分析起来,“纪委办案,讲的是证据。但很多原始证据,比如卷宗、笔录、物证,都保管在其他单位。我们去调阅,需要发协查函。对方配不配合,什么时候配合,配合到什么程度,这里面的空间就太大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就拿公安系统来说,他们是办案单位。任何一个刑事案件,他们都可以用‘案件正在侦办’、‘涉及机密信息’、‘影响后续抓捕’等理由,合法合规地拒绝我们的协查请求。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不是一句空话。三年前,我们查一个区国土局的案子,关键证据链指向了一个涉黑团伙,案子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我们发了七次协查函,想调阅审讯笔录,对方每一次的回复都是‘正在补充侦查’。拖了半年,等我们拿到笔录的时候,关键的几页‘丢失’了,犯罪嫌疑人也因为‘证据不足’被取保候审,早跑没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磊的语气依旧平淡,但林渊能听出那平淡之下,压抑着怎样的无奈与愤怒。

林渊点了点头,这和他预想中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赵凤年和曹坤,手里握着最强大的“程序”武器,可以轻易地将一切外部调查,都挡在门外。

“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林渊追问,“比如,向市委汇报,让主要领导出面协调?”

石磊的嘴角,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个近乎自嘲的笑容:“林书记,官场上,除了黑白,更多的是灰色。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讲究的是‘团结’和‘大局’。为了一个捕风捉影的举报,去得罪一个强势的‘兄弟单位’的一把手,您觉得,会有领导愿意这么做吗?”

他抬眼看了一眼林渊,又迅速低下头:“除非,您手上握着对方绝对无法辩驳的铁证,一出手就能把他按死。否则,任何试探性的调查,最后都会变成一场笑话,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铁证……”林渊轻轻敲击着扶手,这又回到了那个死循环。没有调查权,就拿不到铁证;没有铁证,就启动不了调查权。

这就是赵凤年能够高枕无忧的根本原因。他用“功绩金光”做外衣,用“程序壁垒”做城墙,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外人无法攻破的堡垒。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老旧的日光灯,发着轻微的嗡嗡声。

良久,林渊站了起来,他拍了拍石磊的肩膀:“多谢你,石科长,跟我说这些。我明白了。”

石磊看着林渊伸过来的手,有些不知所措,最后也只是僵硬地点了点头。

“早点休息吧,身体是办案的本钱。”林渊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石磊站在原地,看着林渊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眼神里充满了复杂。这位年轻的副书记,半夜三更跑到自己这里,问了这么一个敏感而深刻的问题,到底想做什么?

他想起了三年前那个无功而返的国土局案子,想起了自己因为坚持要查下去,被当时的主管领导当众呵斥“不懂大局”,然后就被调离了核心办案岗位。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满怀热血的年轻人,最终要么被磨平棱角,要么被撞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