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环球航行

当年四月,李恒又和一帮公子哥打马球,没想到所骑的马受惊,将其掀于马下,并践踏到他的身上。李恒连伤带吓,生了重病,卧床不起。

李纯中间也去看望过两次,也请太医前来诊治,但是效果不好,李恒的病情一直没有起色。

后面李恒听一个道士的蛊惑,认为服食仙丹不仅可以治好病,还能延年益寿,就让道士大量炼丹,给其服食。李恒的身体本来就有伤病,丹药里的铅、汞又含剧毒,李恒连续吃了大量丹药以后,身体不但没好,反而迅速恶化,最终在五月下旬暴毙。

李纯得知这个情况又悲又怒,一边让礼事部给李恒办理后事,一边命人将给李恒炼丹的道士捕杀,沉浸在丧子之痛中。

李恽听说李恒死了以后,不悲反喜,在自己的王府内敲锣打鼓,以示庆祝。李恒听说以后,将其痛斥一顿,将其禁足三个月,以示惩戒。

大儿子李宁英年早逝,三儿子李恒不到三十也去世了,二儿子又如此荒诞,李纯极为失望,心情抑郁。其他大臣看到连续立了两个太子,下场都不好,目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谁也不敢再提立太子的事。

进入6月份,李纯的心情依然低迷,在后面的战报中开始出现了较大的伤亡,第三路军竟然有上千人被毒死,第六路军竟然在巴格达一带损失四五千人,李纯开始后悔当初自己有些轻敌了。

李纯后面听说范希朝将第三路军加强到黑衣大食方向,认为三路军齐攻,应该可以拿下黑衣大食,但是几个部队连续作战,势必伤亡不小,就决定缩减作战目标,仅将黑衣大食及其属国拿下,暂缓进攻拜占庭,将其列入第三波进攻目标。

既然张广孝去了黑衣大食,南天竺目前由王之孝率部驻守,李纯就调整了一下任命,由王之孝担任朱达路总督,帕迦路由严秦暂时镇守,待张广孝结束在大食的征战后再返回东天竺就任帕迦路总督。

6月底,朝廷正式下旨,任命各路、郡的官员,人事部则任命了一批级别较低的华襄官员,这些官员待前方征战结束以后,再分批到前方任职。

李纯认为,几个路草创,很多人没有在夷人地区任职的经验,对很多事务没有一个头绪。第一批三个路当中,符真路的治理效果最好,其他路完全可以学习借鉴一下,省的后面走弯路。

反正后面任命的官员,从国内赴任都要走海路,经符真路到达天竺及其以西。李纯索性让他们赴任时先去符真路的隆安府,由元稹等人介绍一下符真路的治理经验,至少可以帮他们理出一个治理夷人的基本方法。

元稹接到任务以后,非常得意,觉得这是朝廷对其执政能力认可的表现。但凡有来隆安府学习的高阶官员,元稹都会详细的介绍符真路抓族群、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说的是头头是道。

元稹的介绍不免有些自夸的成分,但是也的确提供了一套治理夷人地区的完整思路,让其他人有了学习借鉴的样本。期间,李德裕也带着一帮属员,给一些低阶的官员介绍经验做法,符真路一时热闹非凡,声名鹊起。

此时,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同奈新城已经初具规模,元稹带着属员也搬进了新的总督府,并适当又新招了一些人,符真路的整个架构算是完整的搭建起来。

自从同奈新城开建以后,华襄两族都纷纷迁过来,逐步积累的近十万人口,前期主要是官员、公职人员和军人,及其家属,后续逐渐来了很多经商、办厂、搞贸易的人员,整个新区逐渐热闹起来。

有人来从事经济活动,符真路自然就要抽税,路本级逐渐就有了财政收入,便就有了造血能力。元稹利用这些钱继续投入同奈新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力图把隆安府建设成为一个繁华的大都市。

国内的僚越人,看到符真路的发展势头良好,襄人又享受一些特权,所以就依然源源不断往符真路迁移。一时间,符真路的府城、郡城、领城都涌来不少僚越人,他们分别进入公职、从军、经商、务工等,感觉日子确实比国内好。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符真路的夷人发现华襄两族享受不少特权,把好的位置和赚钱的机会占据大半,自然就有不少人心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