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唐军连续的炮击,南港附近的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在拜军防线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邹元标指挥镇东军和三个新罗团,先后冲进拜军的阵地,与这里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由于拜军主力调到了南峡谷,在南港方向的部队不是很多,邹元标率军激战了两个时辰后,终于消灭了这里的拜军,开始向伊兹密尔城南发起进攻。
邹元标的部队抵达城南后,相当于断了南峡谷拜军的后路,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南峡谷的拜军迅速崩溃,最后全部投降。
天险一失,拜军就更加无法抵挡唐军的进攻,两路唐军在城南发动猛攻,分头突入城内,与城内的拜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城内的拜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是这些唐军久经战阵,如狼似虎,又有武器的优势,激战了两三个时辰后,拜军损失惨重,败相明显,守将被迫下令投降。
吴元济恼怒这里的拜军激烈抵抗,让唐军阵亡了好几百人,下令将十几名拜军将领枪毙,以泄心头之愤。
第四路军刚打下来伊兹密尔,刘梧就派人送信过来,要求第四路军支援第三路军进攻君士坦丁堡。
吴元济记得,当初就是刘梧弹劾了自己,导致自己被免了穆庭路代理总督,所以就不愿倾力帮助第三路军,最后让佐军司重户带领三千水军去协助第三路军,自己则准备带领第四路军主力进攻希腊一带。
按照原来的方案,应该是第三、第四两路军先集中兵力打下君士坦丁堡,而后再分兵,第三路军沿多瑙河进攻,第四路军进攻希腊及其以西地域。
吴元济这样就等于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派出一支较少的水师,协助第三路军,给第一次君士坦丁堡之战埋下了隐患。
拜占庭虽然国势不如以前,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有一些底牌的。随着各地的败军先后聚集到君士坦丁堡,加上原来的守军,君士坦丁堡足有近六万人,其中还包括一支较强的水军。
这支水军舰船不多,但是有个秘密武器,就是所谓的“希腊火”。
原来,拜占庭人更早就掌握了石油的蒸馏技术,从石油中蒸馏出轻油,然后又发明了一种压缩设备,可以将这些轻油喷发出来,在喷射口放上火源,就相当于喷出一条火龙,对船只可以产生巨大的毁伤。
当初,黑衣大食的海军好几次进攻拜占庭,有一次甚至打到君士坦丁堡,拜军就是依靠“希腊火”烧毁了大量的大食船只,让大食海军铩羽而归。
吴元济和司重户对这个信息一无所知,还以为凭借唐军的火力优势,摧毁拜占庭海军如探囊取物。
司重户率领船队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以后,与刘梧的第三路军汇合,刘梧觉得派来的水军有点少,但是觉得只要能把第三路军运到对岸,自己也能打下君士坦丁堡,所以就没有过于计较。
两军汇合以后,司重户就利用自己的船队运送第三路军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由于船队来的晚,当天只运送了五千唐军到对岸,这五千唐军迅速抢占一个叫加拉太的小城,算是有了一个立足的地方。
当晚,司重户的船队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港口中停泊,准备第二天接着帮第三路军运兵。
拜占庭的部队在城头就能看到唐军新来了一支船队,开始将部队运送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一旦所有唐军运过来,君士坦丁堡将遭受灭顶之灾。
米海尔二世决定立即采取行动,消灭这支船队,阻止他们继续运送唐军。入夜,一支专门用于发射“希腊火”的小型船队悄然出发,向唐军船队所在的港口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