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美娟的少女心

算是皆大欢喜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黄不凡心里终于暗暗吁了一口气。

说句老实话,但凡曾大清没有一个那样的儿子,或者曾国兵不至于那么恶心,他都不愿意这么去铺展。

以曾大清的眼光,或许暂时还看不出丢掉黄家湾支书带来的影响。

但一些年后,终将明白这里面的奥妙。到那时候,他心里对黄不凡会有怎么样的想法,黄不凡不敢确定。

……

还别说,每年的寒暑假,都是黄不凡过得最惬意的时间。

今年的暑假,美娟也难得回来了老家,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一次。

虽然还没有挑明美娟和杨小强的关系,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了。黄不凡这些家里的长辈,似乎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杨小强依旧没日没夜地扑在富溪厂,真正能陪伴美娟的时间,其实少得可怜。

但美娟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反而主动帮着富溪厂做点事。

随着华夏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虽然华安暂时还没有人明目张胆地说要怎么搞,但‘抓经济’的迹象,已经不是那么隐晦了。

菲普和富溪厂的交流也频繁了许多,即使通一次电话还需要折腾很久,但基本每个月都会过问一下,也发来了一些通用电子的技术资料。

富溪厂的人,除了杨小强之外文化水平都不太高,当然看不懂外文资料。美娟要做的,就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把那些先进的资料翻译出来。

有一天,美娟又把厚厚一叠资料翻译整理好了,正准备送去富溪厂,黄不凡笑着拦住她:“老大,你先别急,陪我聊聊。”

父女俩很少有这样正式的谈话,除了最开始两人都稍微有点不适应外,很快就聊得开心起来。

黄不凡首先问了美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未来的打算。

美娟没有隐瞒,自己在京城外国语学院学得很开心,学习上的事,家里完全不用操心。

一向有点内敛的美娟,还破天荒地露出一丝骄傲:我的专业成绩,在全校都是拔尖的,这是奶奶这几年培养的结果。

关于未来的打算,美娟说自己目前有两个选择。

一是可以去外交部当翻译,如果去走这条路,显然就走上了仕途,但美娟似乎不怎么热心从政。

其次是去申城,干妈曾经问过她,只要她愿意去申城,一切都给她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