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借力打力

宁致远带着最终协议意向离开青桥镇的第二天,风向就有些不对了。

原本应该迅速进入实操阶段的德宁项目,在县一级的环节,突然遇到了无形的阻力。首先是县国土局对青桥镇报送的绿色能源产业园土地性质调整方案,开始吹毛求疵,反复要求补充材料,流程卡得异常缓慢。紧接着,县财政局在配套资金拨付的审批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拖延。

林万骁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这不是普通的官僚低效,而是精准的、有目的的卡脖子。

“青桥班底铁三角”迅速运转起来。陈亮通过组织系统的老关系,隐约打听到风声,说是县里有领导对青桥镇“擅自”与德宁谈下的合作条件“颇有微词”,认为镇投占股比例过高,税收返还力度太大,“损害了县级利益”。

老周则从财政系统内部得到更确切的消息:常务副县长赵小东在某个非正式场合,对德宁项目的资金配套表达了“审慎”态度,暗示需要“再研究研究”。

而陆蔓那边,通过技术手段和线下摸排,反馈回来一条更值得玩味的信息:德宁世纪那位负责公关的副总钱总,在离开青桥后,并未立刻返回省城,而是在县城一家不显眼的茶舍,秘密会见了县国土局局长和……常务副县长赵小东。会见时间不长,但之后不久,卡壳就开始了。

“赵县长和国土局的老蒋……”陈亮在电话里,声音压得极低,“听说德宁方面私下给了承诺,如果能压镇里修改条件,把镇投股份压到百分之十以下,税收减免按最高标准来,他们愿意额外拿出这个数……”他报出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作为对县里支持的‘感谢’。”

林万骁握着电话,眼神瞬间冷了下去。果然如此!德宁这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得够溜!正面谈判啃不下他这块硬骨头,就转而迂回,试图用利益打通县里的关节,从上往下施压,逼他就范!而赵小东和国土局长,显然是被人当枪使了,或者说,心甘情愿地接了这杆枪。

“知道了。”林万骁声音平静,听不出波澜,“继续留意动向,尤其是赵县长和蒋局长那边的反应。”

挂掉电话,他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外面阴沉下来的天色,山雨欲来。赵小东是本地起来的干部,盘根错节,能量不小。国土局长更是实权派。这两人联手发难,再加上德宁在背后的金钱攻势,压力确实不小。

硬顶?当然可以,但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让项目黄掉。妥协?绝无可能!那等于将青桥镇的长远利益拱手让人,前期所有的坚持都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