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故人夜访

京城入了冬,夜里寒风凛冽。林万骁刚结束一个跨部委项目的视频协调会,正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书房的固定电话响了。这个号码知道的人不多,大多是工作往来。他拿起听筒。

“喂,林…林书记吗?我是青桥的张建国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着浓重北江口音、略显急促和忐忑的声音。

张建国?林万骁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黝黑憨厚、干事风风火火的中年汉子形象。这是他刚到青桥镇时,镇农业站的站长,后来在他推动乡村改革时,是坚定的执行者之一,踏实肯干,就是性子直,有时候转不过弯。他离开龙湖前,张建国好像调到了县里的农业农村局。

“建国啊,是我。这么晚打电话,有什么事?”林万骁的声音放缓了些,带着一丝旧日的熟稔。

“林书记,实在对不住,这么晚打扰您!我…我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冒昧打到您家里来。”张建国的声音带着愧疚,也更急切了,“我…我现在在京城火车站呢!”

“你在京城?”林万骁有些意外,“出什么事了?”

“是…是为了我们县里那个‘北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的事。”张建国在电话那头,声音被寒风刮得有些破碎,“项目卡在发改委的环评核准上了,说是我们那个污水处理方案不符合新规,打回来两次了!县里派我来跑部委,可我…我这人生地不熟的,在部委大院门口转悠了两天,连具体找哪个司局、哪个处室管事的都摸不清门路,递上去的材料也石沉大海…眼看着省里给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项目要是黄了,我…我都没脸回去了!”

林万骁能想象到张建国此刻在火车站寒风中,攥着电话,一脸无助和焦虑的样子。一个基层干部,只身闯入京城,面对庞大而陌生的部委机器,那种无力感和恐慌,他完全能够体会。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初到部委时的茫然。

他沉吟了片刻。直接插手项目审批是绝对的红线,但看着老部下如此困境,于情于理也不能置之不理。

“你别急,先在火车站附近找个暖和的地方住下,把地址发到我这个手机上。”林万骁用的是私人手机,“明天上午,你到我办公室附近的那家‘京韵茶楼’等我。记住,不要带任何土特产,也不要跟任何人说你来见我了。”

“哎!好!好!谢谢林书记!谢谢林书记!”张建国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感激,几乎要哭出来。

第二天上午,林万骁处理完手头紧急公务,便步行来到离部委大楼隔了一条街的京韵茶楼。在一个僻静的包间里,他见到了张建国。几年不见,张建国老了不少,鬓角已经花白,穿着一件半旧的羽绒服,脸上带着旅途劳顿和心事重重的憔悴。一见到林万骁,他立刻站起身,手足无措,眼圈有些发红。